本土牙醫警告:波波將成最大牙醫系
近日有婦幼診所醫師被揭露過去執行子宮鏡手術導致患者死亡,之後被爆出其為「波波醫生」,再掀爭議。本土小牙醫聯盟呼籲,衛福部應善盡把關醫療品質的責任,不要再降低波波考照門檻。
政府在2022年5月底《醫師法》修法後,7項附帶決議涉及放寬國外牙醫系畢業生回台實習名額,引發本土牙醫界不滿,爭議持續延燒。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12日召開記者會,直指衛福部未負起把關醫療品質的責任。
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則發出聲明強調,所有在台執業的外國學歷牙醫師,其學歷已通過台灣政府部門的審核,也合乎《醫師法》規定。呼籲外界不應無限放大學歷背景,並使用具歧視性的「波波醫師」字眼。
「波波醫師」是指民國106年後赴中東歐國家唸書的醫學系、牙醫系學生,考取台灣醫師執照時,應考資格適用衛福部、考選部、教育部於105年底共同發布原則,應較一般「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嚴格,但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近日指出考選部過去2年半未依照原則審核考生。例如,來自波蘭等國家的畢業生可不經過外國學歷甄試,便能直接報考台灣的醫師國考。
台灣教育部承認9大醫療先進地區(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及「歐洲」)醫學系學歷,其中「歐洲」定義為西歐先進國家為主的歐盟,隨著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教育部便一併承認波蘭等國家的醫學生學歷,波蘭部分醫學院也針對外國學生開設國際專班,因此在台灣留學代辦業者的輔佐下,考不上本土大學醫學系的台灣學生便轉往國外就學。
未來1/5是波波牙醫
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表示,波波牙醫過去接受的教育並非常態體制,而是類似國際班模式,明年衛福部規劃假偏鄉計畫,擴增波波牙醫名額,未來可能每5名牙醫師,就會有1名是波波牙醫,屆時將成最大牙醫系。
另一方面,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發出聲明強調,外國學歷的牙醫師和國內牙醫師一樣經歷嚴謹的醫療訓練,且都須實習超過3年。在國外畢業時皆符合教育部要求「具備當地考照資格」,並在回台後通過國家考試取得牙醫師執照。認為醫療執業有其專業自律與監管機制,不宜無限放大學歷背景,將其視為唯一判斷標準。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日前指出,針對外國學歷醫學畢業生返台參加國家考試之資格,2022年經過修法已改為「不分地區一律先經教育部學歷甄試通過後,始能參加醫師考試」,而醫師考試通過者才能進入畢業後一般醫學生訓練和住院醫師訓練。
但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姚欣宜說,《醫師法》修法後,存在許多漏洞,像是在國外執業五年即可免學歷甄試,但實際上,我國政府卻無法查核真實性,另外7項附帶決議,要求開放波波醫師實習名額,這也加速波波回台。
本土牙醫控「假偏鄉計畫」
為何稱假偏鄉計畫?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進一步向《大紀元時報》解釋,該計畫績效指標為「累計訓練的招募人次」,意味著只要有人報名,計畫就達標,卻無視完訓、履約服務進度,等同於是對波波的醫師執照考試資格上放水,甚至服務地點也不是偏鄉。
黃映綺表示,原本開放國外學歷,應是為了引進優秀人才,現在卻成為權貴子弟的習醫捷徑,政府還不惜為了放寬波波違法行政,暴增的波波實習名額將會掠奪本土學生的教學資源,造成練習量不足,波波醫師的醫術不好,最後受害的就是全體民眾。
牙醫家長:或影響本土生受教品質
本土牙醫家長林豫芬向《大紀元時報》表示,若大舉開放波波牙醫到國內醫院實習,可能會影響本土醫學系學生的受教品質,甚至近日更傳出波波醫師手術刺穿患者子宮致死案,若波波醫師的能力很好,就不會有類似案件發生。
林豫芬呼籲,衛福部應該把關政策,畢竟看病也需耗費健保資源,強調民眾看病不是在開盲盒,醫療行為關乎民眾健康,不得有任何疏忽,因為最後代價可能是一條人命,政府不應將民眾健康作為權貴利益交換的工具。
衛福部:以領證牙醫為對象
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透過新聞稿澄清「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民國113至116年度)」,是充實在地牙醫醫療量能計畫,新台幣24億元經費皆用於提升偏鄉牙科醫療,包含派駐資深牙醫師支援偏鄉地區7.7億元;訓練本計畫招募學員,完訓後導入偏鄉地區服務,含訓練醫院臨床訓練費1.5億元。
受訓獎補助費2億元;獎勵訓練醫院長期支援偏鄉地區1.9億元,業務費1億元,以及增聘人力獎勵費1.9億元,以維護訓練醫院醫療及教學量能;補助偏鄉地區服務院所充實設施設備共3億元,及轉任留任於服務院所獎勵費1.2億元。
另外偏鄉地區住宿式長照機構提供外展服務,含住宿式機構指標達成獎勵,共計3.4億元等。口腔健康司表示,截至2024年8月底,全國尚有157個牙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其中55個鄉鎮區無牙醫師執業。這項計畫2025年度優先以領有證書的牙醫師為招募對象,並非網傳引進波波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