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東(9)愷崇鬬富 渾濬爭功
明清蒙學教材《龍文鞭影》全書用四言韻語寫成,四字一句,兩句相對,每句一故事。閱讀本書內容,藉由古人智慧,來認識傳統文化,是陶冶品性、型塑人格與增廣知識的教材。
【原文】
愷崇鬬富,渾濬爭功。
ㄎㄞˇ ㄔㄨㄥˊ ㄉㄡˋ ㄈㄨˋ , ㄏㄨㄣˊ ㄐㄩㄣˋ ㄓㄥ ㄍㄨㄥ。
【註釋】
(1)愷:西晉後軍將軍王愷,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
(2)崇:西晉散騎常侍石崇,曾任荊州刺史,搶劫遠地來此的使臣或商人,成為巨富,在洛陽城郊建了金谷園。八王之亂時,趙王司馬倫的親信孫秀為得到石崇的寵妾綠珠,大軍包圍金谷園,綠珠流淚對石崇說:「妾當效死君前,不令賊人得逞!」墜樓而死,石崇也被斬首。
(3)鬬:同「鬥」,兩人相爭。
(4)渾:西晉安東將君王渾,統領揚州軍事。駐地離吳國近,伐吳時很快攻入吳地,擊敗吳軍主力。
(5)濬:西晉龍驤將軍王濬,少年時廣學經典,任益州刺史時,奉晉武帝之命,大造戰船,積極訓練水軍,準備攻吳。
【語譯】
王愷和石崇比鬥財富,王渾和王濬爭奪戰功。
【人物故事】
晉朝王愷和石崇以豪侈互相誇耀,王愷以糖漿洗鍋,石崇就用蠟燭代替木柴燒飯。王愷在門前道路兩旁做紫絲屏幛,夾道四十里,石崇就用更貴重的錦緞,鋪設五十里屏幛。王愷的外甥晉武帝為幫助王愷,把宮內二尺多高的珊瑚賜給他,王愷以此向石崇炫耀,石崇隨手拿起鐵如意就敲碎了,叫人搬出家裡的珊瑚讓王愷挑選,三、四尺高的珊瑚就有六、七株,如王愷那株的就更多了,王愷看了悵然若失,自知比不過而作罷。
晉朝咸寧五年(西元279年),王渾和王濬同時率軍攻吳,次年王渾打敗吳軍,卻遲疑不敢渡江。王濬率領水師燒斷吳軍設在江面的鐵鎖鍊,攻入吳國首都建康(江蘇南京),接受吳主孫皓的降表,搶了頭功,結束三國分裂的局面。晉武帝曾令王濬聽王渾節制,王濬說軍行神速,沒接到詔令。第二天才渡江的王渾又氣又恨,上奏王濬不服從指揮,但晉武帝讚賞王濬滅吳之功,仍封他為襄陽縣侯,王濬認為賞賜太輕,常口出怨言。王濬聽從益州護軍范通的告誡,不可誇耀自己的功勞,要歸功於皇帝和同僚,以免惹禍上身。博士秦秀又上奏稱頌王濬的功勞,晉武帝再封王濬為鎮軍大將軍。
西晉統治階層普遍存在奢侈揮霍、爭權奪利的現象,相互爭鬥到可笑的地步。其實財富功名生帶不來,死帶不去。殺人劫財的石崇雖然富貴一時,被斬首前才悟到是財富害死了自己,後悔也來不及了。反之,王濬接受了范通的勸告,不再爭功,得以安享餘年,享年八十歲。
──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