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榮景不再 專家:會逐漸脫鉤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黃健群。(記者戴德蔓/攝影)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黃健群。(記者戴德蔓/攝影)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兩岸經貿榮景不再,根據陸委會資料,2023年台商赴中投資創歷史新低,已從2010年83.8%降至去年11.4%。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黃健群分析兩岸經貿未來,台商雖然長期將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製造中心,但並未融入中國的產經體系,所以台商受全球產業鏈布局影響,超過中共產業政策影響,目前兩岸經濟現狀逐漸「脫鉤」。 

海基會日前舉辦「兩岸經貿關係新情勢及未來展望」講座,邀請國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黃健群主講。黃健群表示,中國雖然是台灣對外投資的主要地區,但比重在下降,過去10多年,根據數據顯示,台商的中國投資熱已的顯退燒,台商投資海外的熱門地點已漸漸被新南向追趕上,而且投資成長高達1倍多。 

黃健群說,2022年我赴新南向國家投資約53億美元,較2016年24億美元成長121.4%,超越對中國投資的50.47億美元,為1993年以來,再次超越對中國大陸的投資。2023年我赴新南向國家投資55.43億美元,已連續兩年超過投資中國金額。 

黃健群說,台商對中國投資逐漸減少,背後原因很複雜,台灣經濟有三大依賴,「太依賴出口、太依賴資通訊、太依賴中國大陸」。長期以來,台商去中國投資主要是利用中國的生產要素和相關政策資源,並未鑲嵌在中國大陸社會體系中,也就是說,台商投資以代工群聚的供應鍊合作為主,和中國本地企業的技術合作並不深,股權合作也不多,參與的是中國的「外循環」,因此,台商受全球產業鏈布局影響,大於中國產業政策的作用。 

黃健群認為,如果台商投資大陸考量的是生產要素成本,那還有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考慮;經濟全球化下的企業全球投資,必然是基於利益的最佳選擇。因此,對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以歐美為市場的台商來說,若發生美中貿易戰或COVID-19等事件,在技術、股權鏈結不深的情況下,可輕易的透過轉單(轉移產能)規避風險。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經濟掛鉤並不深。 

黃健群提到,中共的產業發展戰略主要想達到三個目標,包括促使世界更依賴中國,但減少中國對世界的依賴; 基於國家安全將施加更多經濟控制,而較少自由市場和開放貿易; 將系統性的改變既有國際秩序,並建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體系。因此,去年日本廣島G7峰會提出,強化「經濟韌性」下的「去風險化」、「多元化」的對中政策。 

黃健群說,「去風險化」主要是逐步減少對中國的投資、加快替代中國關鍵原材料、擴大對中國科技的封鎖。人民日報也連續幾天發文章批評,「去風險化」就是要與中國脫鉤斷鍊。既然歐美要跟中國產業鏈脫鉤,以歐美為主的台商也不得不布局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 

黃健群說,在中國的台商面臨中共幾個推力,也導致台商結構改變:路線左傾、監管升級;勞動成本增加,以上海為例,最低工資達到每月人民幣2,690元(約1.2萬新台幣),雇主還得負擔五險一金等社保費用,導致人事成本增加;環保要求提升,中國越來越強調「綠色發展」,對於「雙高」(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限制將成常態,2017年昆山的限汙令,還造成台商大規模停產,2021年9-10月江蘇、廣東、浙江多省出現「拉閘限電」,導致製造業停工停產。 

台商地位改變、優惠減少也是推力之一,黃健群說,1990-2010年間,大陸亟需台灣的資金與技術,以及稅收與就業,因此台商備受禮遇,所到之處常有高規格接待,並提供優渥投資獎勵。近十多年來,大陸政府對台商的態度已由「招商引資」改為「挑資選資」,優惠措施也以針對高科技產業為主。近年來台商業者更常因環保、工安甚至政治因素而遭懲處。 

另外,台商參與中國內需市場的困難,也是台商出走原因,其中涵蓋通路:中國台商長期以出口型態為主,缺乏對內需市場的了解和經營,亦缺乏對通路的掌握, 加上陸方通常會優先採購本土企業的產品,以致台灣產品打入中國內需市場更加艱困。 

資金:中國市場相對龐大,無論是要建立品牌或是行銷均須投入大規模的資金,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商多難以負擔,且台商在大陸融資由於債信、擔保品缺乏,自大陸銀行取得資金亦較為困難。 

智財權: 近年來,雖然中國官方已大幅增加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然而中國大陸市場仿冒、偽劣(山寨)品情況仍相當嚴重,且在低價搶市下,已造成市場行情紊亂,不利台商經營。 

地方保護主義:台商在中國常常被視為「外資企業」,無論是政府採購、稅務、公安等執法上,經常受到歧視性的對待,無法與當地企業享有同等待遇、公平競爭。另外,中國本土業者崛起,競爭加劇。 

黃健群分析,中共對台政策是影響台商結構因素之一,他表示,中共對台政策主要有「兩反、兩促」,順序為是反介入、反獨、促融與促統。黃健群解釋,「反介入」意指,中共將持續向國際社會釋放台灣問題為核心利益的訊息,並透過經貿政策工具化,阻卻西方國家介入台海事務;「反獨」則是將加對於台獨企業、台獨藝人的遏制並在更多領域要求台灣政治表態。 

黃健群補充,「促融」以經貿交流為主軸,一方面以「惠台政策」磁吸台灣企業、人才赴中;另一方面,持續推動中國經貿人士赴台參訪;最後的「促統」則是強化台灣社會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強化國際宣傳,限縮台灣國際空間。 

黃健群提到,台商在中國的動向可分三類型:轉移產能、就地轉型、退場撤出。他說, 2018年以來,面對大陸台商國際、內部的投資環境變化,選擇撤場退出的占比並不高,最多將近兩成(16.7%)。和2022年相較,2023年選擇退場撤出比例都大約一成。 

黃健群說,轉移產能、就地轉型,仍是多數大陸台商選擇,大陸台商透過回台投資或轉移到東南亞等其他地區,以規避關稅,或建立所謂的安全供應鏈,成為台商轉移產能的主要方式。 

黃健群分析,台商考慮轉移或撤離中國大陸原因,許多大陸台商認為:中國大陸環保法規日趨嚴格,而勞動力不僅欠缺,薪資成本也逐年高升導致壓縮企業營利空間,是大陸台商考慮轉移或撤離中國大陸的主因。 

此外,當地業者削價、仿冒的不正當競爭,以及政府在執行環保、稅務法規上的選擇性執法,也導致台商與當地業者間存在不公平競爭的現象,都影響大陸台商投資中國大陸意願。 

至於台商考慮續留中國的原因,黃健群說, 台商考慮續留中國大陸原因,內需市場潛力是大陸台商考慮增加對大陸投資原因。此外,中國大陸完整的產業供應鏈與新興產業商機,也是廠商投資布局考量的重點。中共對台措施,減稅降費是台商認為助益最大的政策;其次依次為對台31條、26條等、《外商投資法》開放市場,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等。 

黃健群分析兩岸貿易可能變化,在進口替代政策下,中國對於來自台灣低附加價值、或足以自給或另有進口來源的產品,將減少進口;至於中國所需的資通訊或關鍵產品,中共將透過政策優惠及市場誘因,更積極吸引台灣企業赴陸投資。 

至於西方「去風險化」下的全球產業鏈重組,黃健群說,將間接減緩兩岸貿易依存度。中國「擴內需」下的市場誘因,將可能促使部分台灣企業進一步融入大陸;但隨著中國對台灣產品進口需求的減弱,兩岸的投資、貿易,將逐漸呈現脫鉤狀態。◇

延伸閱讀
美媒問重啟核電 郭智輝:暫時沒辦法
2024年06月24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