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來襲 應儘速帶至大醫院就醫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呼籲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確實洗手,尤其戶外活動後、飯前飯後及更換尿布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提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呼籲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確實洗手,尤其戶外活動後、飯前飯後及更換尿布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提供)

【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

近日腸病毒疫情升溫各大急診兒科就醫人數也明顯增加,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腸病毒症狀常見有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大人小孩皆可能傳染腸病毒。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科醫師吳志德表示,幼兒得了腸病毒後的一週內,要特別注要觀察其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等症狀,如有其中任何一個症狀,可能是併發重症的前兆,應儘速帶至大醫院就醫。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督導長黃欣萍表示,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確實洗手,尤其戶外活動後、飯前飯後及更換尿布時,可透過內、外、夾、弓、大、立、腕的七大步驟,確實把雙手清洗乾淨降低人傳人的風險,尤其是孕婦、5 歲以下的孩童及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人多擁擠且空氣不流通的環境,環境消毒可配置漂白水(5 湯匙的家用漂白水加入 10 公升的水混合)來重點清理桌椅、門把、孩童玩具(尤其是絨毛玩具)、寢具及書本,且配合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讓孩子可以更安心的成長。◇

延伸閱讀
社區6病毒傳播中 醫:注意重症前兆
2024年05月12日 | 1個月前
腸病毒創十年新高 藍委籲疫苗納公費
2024年05月10日 | 1個月前
腸病毒疫情升溫 新北宣布進入流行期
2024年05月08日 | 1個月前
開始與你的醫師談談rTMS吧
2024年05月03日 | 1個月前
我愛洗手 腸病毒快快走!
2024年03月15日 | 3個月前
桃園醫院呼籲 戒菸降低肺癌的發生率
2024年04月26日 | 1個月前
50歲以上男性小心攝護腺癌
2024年04月19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