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中國中產收入實際遠低於美國

中國大多數中產階級並不像發達國家那樣富裕,因為75%的中產階級每天收入10至20美元。圖為2017年6月,北京農民工的一處住所。(NICOLAS ASFOURI/AFP)
中國大多數中產階級並不像發達國家那樣富裕,因為75%的中產階級每天收入10至20美元。圖為2017年6月,北京農民工的一處住所。(NICOLAS ASFOURI/AFP)

⊙Antonio Graceffo

中國的總收入是世界第二,但其公民在全球的富有排名僅排為第72位。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統計,其人均國內生產毛額(人均GDP)在2023年為1萬3,721美元,排名世界第64位。

一個國家的財富是以其國內生產毛額(GDP)來衡量的,即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國內生產的所有製成品和服務的總價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高的GDP,為25.462兆美元,中國以17.963兆美元位居第二。

中國的人均收入

雖然,中國的總GDP是全球第二高的國家,但這個指標並不能深入反映普通公民的生活品質。為了衡量這一點,我們將GDP除以人口得出人均GDP,這大致接近普通人的收入。美國排名第8位,人均GDP為7萬5,269美元,而中國的排名第64位,人均GDP僅為1萬3,721美元。這使得中國大大落後於新加坡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甚至落後於立陶宛(2萬8,094美元)、愛沙尼亞(3萬1,209美元)和西班牙(3萬1,223美元)等國家,這些國家的人均GDP都是中國的兩倍多。

有一種被稱為「購買力平價」(PPP)的衡量標準,受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共辯護者的青睞。他們認為,雖然表面上公民的工資較低,但中國較低的物價增強了其公民的購買力,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在某種程度上,這個說法有點道理。例如在上海,男性理髮只需要5美元,而在紐約,要找到低於20美元的理髮店則有些困難。然而,紐約的租金和收入比為68.5%,即平均租金占平均工資的68.5%。而在上海,這個比率更高,為90%。因此,雖然紐約的表面價格較高,但相對於收入而言成本較低。這種差異在購屋時變得更加極端,上海的平均房價是平均工資的50倍,而紐約則只有10.5倍。

教育對中國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美國,只有大約9%的兒童在私立學校上學,一小部分兒童接受帶薪家教或補習教育,通常時間也很有限。相比之下,在中國,大多數孩子參加補習,30%的家長說他們每月費用在140美元到400美元之間。

購買力平價法的另一個缺陷是進口商品和原料。這些商品和原料以名目美元定價,這使得普通美國人更容易負擔得起。例如,中國消費者對美國汽車情有獨鍾,然而,即使不包括進口關稅和稅款,美國汽車的平均成本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幾乎是四年的收入,而對於普通美國人來說,這僅相當於半年多一點的工資。

此外,這種反差還延伸到教育領域。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沒有必要將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教育,而美國一直是中國家庭把孩子送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外國學生支付的學費高達三倍,加上在美國的生活費,平均每年為10萬美元。

中國人收入分配極不平均

中國人除了許多必需品的支出成比例的高於其平均收入之外,中國普通人的收入並不高,因此收入分配極為不平均。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以0到1的等級衡量一個國家的收入差距,其中1表示絕對不平均;而所謂的吉尼指數(Gini index)是吉尼係數乘100,以百分比來表示。2022年,中國的吉尼指數為46.7(見文末譯註),比大多數西歐或日本更不平等。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收入最高20%的人的收入是收入最低20%的人的5.3倍。然而,到2022年,這個差距已經擴大,最富有的20%的城市家庭的收入是最貧窮的20%家庭的6.3倍。在農村地區,這個差距更大,為9.2倍。收入差距之大,也導致了財富的極大差距。在整個中國,最富有的1%的人口擁有該國家庭財富的31%以上。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產階級,近五億人。然而,中國大多數中產階級並不像發達國家那樣富裕,因為其中75%的中產階級每天收入10至20美元。因此,大約60%的中國人口每天靠2至10美元生活。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中共經常誇耀他們幫助8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然而,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中國會有這麼多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實際上,中共本來可以放棄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讓生活水準透過自由市場機制自然提高,就像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所做的那樣。

此外,要想實現人民脫貧,就需要在名目收入和貧富差距的背景下加以考慮,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共讓人們脫貧,是否實質上只是為了使人民陷入貧困?(曲志卓編譯,小標為編輯所加)

中文譯者註:吉尼係數是衡量一個變數分配平均與否的數值。如用來衡量所得,則民眾所得中吉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為「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年所得分配絕對不平均,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該年的所得分配絕對平均。吉尼係數越小,年所得分配越平均;吉尼係數越大,年所得分配越不平均。

2013年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一次性公布了自2003年以來十年的全國吉尼係數。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稱,按照國際新的統計口徑,中國大陸居民所得的吉尼係數,在2003~2012年間介於0.475到0.491之間,但西南財經大學公布的歷年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的吉尼係數在0.6左右。2014年密西根大學謝宇教授根據中國的六份調查,估算中國2005年後吉尼係數為0.53~0.55。據國際通用標準,吉尼係數0.4是警戒線,超過這個水準表明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之手,收入分配嚴重不平均。

──作者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在亞洲居住過二十多年,是一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為各種國際媒體撰稿,著有《超越一帶一路: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和《中國經濟的短篇課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原文「China’s Middle Class Is a Myth」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延伸閱讀
橋水達里歐:中共面臨百年一遇風暴
2024年03月29日 | 9個月前
陸資產破億者年增2.6% 已逾10萬人
2021年02月09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