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制裁「醫藥界華為」美議員哈佛談中共威脅
2月12日,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和兩位參議院領袖聯名致信美國政府部門,要求將中國「藥明康德新藥開發公司」列入制裁名單。藥明康德有「醫藥界華為」之稱。
這是特設委員會繼1月底推出新法案後,針對藥明康德的第二個行動。
1月25日,特設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和副主席民主黨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等眾議員提交新法案,禁止聯邦政府與某些「敵對國生物技術提供者」簽約。法案定義這樣的公司為「受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並點名華大基因和藥明康德。這是去年12月參議院跨黨派議員推出法案的眾議院版本。
發起法案的議員指,這些公司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藥明康德不僅與中共軍方合作,其基因檢測服務還幫助中共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美國政府使用這些中國公司的設備和技術,可能導致美國人的隱私數據落入中共手中。而在供應鏈方面,如果美國公司過於依賴這些中國公司,中共也可能透過對供應鏈的掌握來脅迫美國。
法案提到,美國政府已將華大基因視為國家安全威脅,而藥明康德也類似。文件中說,藥明康德從軍民融合基金中得到投資。「軍民融合」是中共的戰略,旨在將民用技術用於軍事,而民間公司可以從美國獲取軍工企業得不到的技術。
成立於2022年3月的「國家新興生物技術安全委員會」(NSCEB)在支持新法案的信中表示,要吸取有關華為的教訓:華為策略收購5G電信基礎設施,並以此來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該委員會表示:「國會最終使用聯邦採購禁令等工具移除5G基礎設施中的華為技術。不幸的是,當時華為已經相當整合進美國市場,因此移除它的成本很大。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及早在一些中國產品和服務在我們的供應鏈生根、移除成本變大前採取行動,禁止使用那些中國產品或服務。」
藥明系股票暴跌
1月25日新法案推出,藥明康德和無錫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各自獨立,但最高領導層是同一批人,以下統稱藥明系)的股票價值就開始跌。截至2月13日,股價跌了一半。
在1月26日到2月4日之間,藥明系這兩家公司多次發表聲明,回應說法案中的內容不實。藥明康德說「從未接受任何軍民融合基金的直接投資」,並表示該公司「從來沒有、也不、並且將來也不會對任何國家造成國家安全風險」,並抗議在法案的初稿中被定義為「受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
在聲明發表後,藥明系股價略微回升,之後則進一步下跌。
針對藥明系的聲明,美國國會議員在2月12日的聯名信中列舉藥明系管理層與中共的關係,例如媒體報導,「公司董事長李革親自參加黨總支對優秀黨員的表彰大會」,還在有限的辦公場所內「劃出一間辦公室,供黨組織開展活動」。
至於藥明康德稱該公司沒有基因業務,也不蒐集基因數據,但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年2月宣布的27家基因檢測應用示範中心,就包括無錫藥明康德。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醫藥市場,美國公司的合約和美國的投資,都對中國醫藥公司有很大的影響;藥明系股票價格對於新法案如此敏感,也代表中國生物科技行業的地緣政治風險在增加。
鼓勵美企遠離紅色供應鏈
2月12日,特設委員會的議員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會見波士頓一些生物科技公司的代表,了解這些企業的需求,同時協助企業了解與中共有關的風險。
蓋拉格告訴《大紀元時報》,他此行有兩個目的:「第一,我們希望確保美國納稅人的錢不會資助華大基因和無錫(藥明系)等中國生物技術競爭對手。第二,我們需要弄清楚什麼是正確的獎勵措施配套,可以讓美國生技業蓬勃發展。是稅務優惠嗎?是放鬆管制嗎?是這兩件事的綜合嗎?這就是我們來這裡尋找答案的原因。這是大棒和胡蘿蔔的結合,讓我們和我們的盟友能夠贏得生物技術競爭。」
就在同一天,早期癌症檢測企業「Freenome」執行長諾蘭(Mike Nolan)告訴《大紀元時報》,他的公司關注第二層的供應鏈,對他們來說「所有的重要貨源,都將來自中國以外的國家。」
為了保證技術不被竊取,諾蘭保留了大量商業祕密,沒有申請專利。他說:「我們知道這些機密如何整合在一起。我們的工作涉及很多學科,我們在企業中採取模組化的方法來保存機密,因此不會有一個人全面了解所有整合要素,以避免技術被偷的風險。」
據熟悉特設委員會的人士透露,波士頓的生技業領袖相當認可該委員會支持美國本土科技公司的策略,及遏制中共透過生物科技威脅美國國安的想法。
美國在甦醒 學習保護自己
2月12日晚上,蓋拉格與克利什納穆希參加了座談會,與哈佛師生討論中共的威脅。
對於「美國現在對中國的政策是不是企圖削弱中國」的問題,蓋拉格回答:「在有些方面,我在推進抵制中共的政策。我把它看成是我們在甦醒,及在中共發動的、歷時幾十年的經濟戰中保護自己。我不認為我們特別企圖傷害中國。」
他舉例說:「我認為中國人民經常受到該政權的傷害,特別是當我們對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視而不見時。」
特設委員會在1月成立屆滿一週年。特別委員會沒有立法權。該委員會的工作重點是調查和提供政策建議,而24位成員可以在自己所屬的委員會推動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