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靜脈針 PICC引領病人新生活

桃園醫院結核科運用新媒體力量,宣傳解決病人不再受制於傳統治療方式所帶來的困擾,提前出院,回到家中,恢復日常生活的自由。(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桃園醫院結核科運用新媒體力量,宣傳解決病人不再受制於傳統治療方式所帶來的困擾,提前出院,回到家中,恢復日常生活的自由。(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

長期住院的病人中,每次靜脈注射都像是一把鎖,將他們困在醫院的枷鎖之下。這種治療方式不僅讓個案心情低落,更在身體上留下痛苦的痕跡。然而,現在有了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靜脈輸液管路,彷彿給予病人一把解放的鑰匙,讓他們提早出院,回歸自由的生活。

靜脈注射是長期住院病人最不堪的「煩惱之一」,但PICC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困擾。護理人員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模式(SDM)與病人深入討論,為他們提供了中長期導管的選擇,這意味著不再需要忍受反覆穿刺的折磨,同時享受提早出院的好處。這不僅是一次治療方式的轉變,更是對病人生活品質的重新定義。

傳統治療方式的繁瑣讓病人陷入苦悶,PICC的誕生為他們帶來新的選擇。PICC的置入過程簡單方便,不需全身麻醉,減輕了病人的不適感。適合長期使用高滲透性與刺激性藥物,有效避免了藥物外漏所帶來的風險。病人在擁有PICC的同時,還能夠帶著導管自由活動,不再受制於治療過程,保有優質的生活品質。相較於傳統的中心靜脈留置針,PICC更具高度安全性,為病人提早出院鋪平了道路。

隨著PICC的廣泛應用,相信更多的病人將能夠嘗試這種更為便捷、更自由的治療方式,讓他們提前迎接充滿健康的未來。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結核科林倬睿主任、感染管制室林宜君主任、護理部陳素里主任、胡慧君專科護理師副護理長、葉秀雯專科護理師、陳昱君副護理長帶領PICC團隊、護理部團隊與教學部跨科室結合,將「歸巢」製作成短影片,透過參與台灣護理學會舉辦的「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暨坎城未來師培訓計畫」,運用新媒體力量,宣傳解決病人不再受制於傳統治療方式所帶來的困擾,提前出院,回到家中,恢復日常生活的自由。這不僅是治療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病人健康生活的全新起點。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FBhHLf2fk◇

延伸閱讀
傳遞祝福卡片 桃園醫院讓愛飛揚
2022年12月21日 | 1年前
頭頸癌的病友會 治療路上不孤單
2022年11月07日 | 1年前
側肢髖骨骨折 防「跌」你我做起
2022年09月12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