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颼颼的天氣吃鍋 腎臟病患者不可忽視高血鉀

無論是火鍋湯、雞湯、排骨湯或青菜湯,都是湯品中的精華,含鉀量極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無論是火鍋湯、雞湯、排骨湯或青菜湯,都是湯品中的精華,含鉀量極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天氣漸冷,街道上琳瑯滿目的薑母鴨、羊肉爐及中藥湯等鍋類,比比皆是,吃上一鍋暖暖身心,但腎臟病患者,要特別小心!腎臟功能逐漸退化,體內的水分代謝、電解質、酸鹼值會逐漸失去平衡,若喝太多湯品,血液中會出現高血鉀,嚴重時可能危害生命。

火鍋和中藥補品的湯汁中,常常含有高量的鈉離子、鉀離子和普林,對於腎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容易造成負擔。腎臟科門診近期陸續發現,腎臟病患者鉀離子偏高的病人有增加現象,經過諮詢後發現,這些病人表示「天氣冷或表示自覺身體虛,多喝了補湯,沒想到血鉀變這麼高,心臟也不舒服。」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腎臟科醫師黃鈺琴說:血液中的鉀離子正常值為3.5~5.3mmol/L (每家的正常值依據不同機型有所不同),超過正常值,則表示為高血鉀,高血鉀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四肢嘴脣麻痺、肌肉無力及心律不整,嚴重會產生心室纖維顫動,甚至心跳停止,危及生命。

新屋分院腎臟病個案管理師溫珮雲說,無論是火鍋湯、雞湯、排骨湯或青菜湯,都是湯品中的精華,含鉀量極高,另外深色蔬菜(如菠菜、地瓜葉、芥菜)及瓜類,茶及咖啡也都是含鉀量高的食物。除了少吃含高鉀的食物外,建議深綠色蔬菜燙過再炒,可以減少鉀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市售的「低鈉鹽」或「薄鹽醬油」就是用鉀離子代換原本的鈉,也容易導致高血鉀。溫珮雲表示,低鈉鹽及薄鹽醬油,罐頭、運動飲料及能量飲,都要避免,適當補充水分,維持排便的通暢以利鉀的排出,減少高血鉀,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從小小飲食做起。 ◇

延伸閱讀
側肢髖骨骨折 防「跌」你我做起
2022年09月12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