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裡的笛音

笛聲悅耳又生情,讓人在心底泛起層層漣漪。圖為清 金廷標繪《仙舟笛韻圖》局部。(公有領域)
笛聲悅耳又生情,讓人在心底泛起層層漣漪。圖為清 金廷標繪《仙舟笛韻圖》局部。(公有領域)

文/蘭音

悠悠樂起,是誰將橫笛吹徹,是誰把青衫溼透?迴盪的笛音中,是誰的雙手,折斷了初春臨江的新柳;又是誰的雙眸,窺見了五月漫天的落梅?

翻開大唐詩篇,黃沙邊塞,皎月江村,聽不盡悲愴沉咽的羌笛飛聲;奢華宮宴,風流雅集,離不了婉轉清亮的竹管妙曲。笛,以樸素的外形、悠揚的樂音,感動了唐朝文人的詩心,豐富了唐朝文學的內涵,流傳下數不盡的千古絕唱。

截竹為筒作笛吹

笛子大概是唐朝流傳最廣的傳統樂器。它取材便捷、製作簡單,便於攜帶、易於掌握,既有高昂清澈的音色音調,又寓冷暖悲歡的世情百態。從帝王公卿,至征人牧童,幾乎各個階層都有吹笛、賞笛的能人雅士。唐朝詩人自然對笛子分外喜愛,從各個方面吟詠、讚美它。

奢華宮宴,風流雅集,離不了婉轉清亮的竹管妙曲。圖為明人繪《玄宗貴妃奏笛圖立軸》局部。(公有領域)奢華宮宴,風流雅集,離不了婉轉清亮的竹管妙曲。圖為明人繪《玄宗貴妃奏笛圖立軸》局部。(公有領域)

橫笛:
首先,笛擁有許多名稱。橫持吹奏的,名橫笛。

張巡《聞笛》云:「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源自異族的,名羌笛。唐太宗《飲馬長城窟行》云:「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玉笛:
玉石質地的,名玉笛。

于鵠《長安遊》云:「何處少年吹玉笛,誰家鸚鵡語紅樓。」蘆葦製膜的,名蘆管。白居易《聽蘆管》云:「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

竹笛:
笛樂器中,竹製笛管最為常見。

杜牧在《寄澧洲張舍人笛》中描述了竹笛的材質及製作過程:「髮勻肉好生春嶺,截玉鑽星寄使君。 檀的染時痕半月,落梅飄處響穿雲。」這支送給友人的笛子,本是山嶺中,枝葉勻密、質地優良的春竹。工匠截取美玉般的一段,鑽出星子般的小孔,塗飾檀的般的色彩。

竹笛問世,初試清音,那激亢嘹亮的聲響,貫穿層雲,直沖天際。不僅如此,笛之音色如龍吟嘯,故曰:「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杯》)笛之音效可驚鳳凰,故曰:「截竹為筒作笛吹,鳳凰池上鳳凰飛。」(峽中白衣《贈馬植》)

笛音訴

用心聆聽,詩人們發現,不同的笛聲,蘊含不同的情感內涵。

劉孝孫《詠笛》云:

調高時慷慨,曲變或淒清。
征客懷離緒,鄰人思舊情。

秋夜裡的一首笛曲,曲調高揚時,笛聲變得慷慨激昂;曲調突轉時,笛聲又變得淒清哀婉。他鄉遊子聽到這笛聲,內心充滿離愁別緒;附近鄰人聽到這笛聲,一腔戀舊情懷揮之不去。

劉長卿《聽笛歌》云:

橫笛能令孤客愁,淥波淡淡如不流。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

橫笛一曲,碧波蕩漾的江水,彷彿因笛聲而寂靜無波,孤獨漂泊的遷客,更是引發了身世之悲而不能自已。曲中商聲清透響亮,羽聲悽苦悲咽,將那江天江楓的秋色,渲染得更加清冷蕭瑟。

落梅楊柳曲中愁

笛之聲,龍吟鳳舞,響遏行雲;笛之調,百轉千迴,各具韻致。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李賀《將進酒》)它曾是宴飲樂舞中華豔浪漫的主角,美酒佳餚,長歌狂舞,展現出無以復加的人間樂事。

「韓公吹玉笛,倜儻流英音。風吹繞鍾山,萬壑皆龍吟。」(李白《金陵聽韓侍御吹笛》)它曾是飆風山壑中雄豪瀟灑的旋律,飄搖高翔,餘音不絕,映襯出倜儻才俊的絕代風采。

「健兒擊鼓吹羌笛,共賽城東越騎神。」(王維《涼州賽神》)它曾是賽神盛典上昂揚熱烈的基調,鼓聲粗獷,笛樂清揚,交織成尚武敬神的軍士精神。

「牛笛漫吹煙雨裡,稻苗平入水雲間。」(杜荀鶴《題汪明府山居》)它曾是村野阡陌上閒逸清新的風景,煙雨濛濛,稻田漠漠,構築成超脫塵俗的隱士理想。

然而,盛行於唐朝的笛曲,往往充滿了傷感和愁緒。或許是那悲慨淒婉的高歌,幽咽低迴的微吟,更能觸動細膩敏感的詩心,激發感時傷世的幽思。這些笛曲,也成為詩人筆下常見的獨特意象,某種情感的經典表達。

《折楊柳》
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楊柳依依又是春天的象徵,當耳畔響起了笛曲《折楊柳》,縈繞心頭的是惜別相思、羈旅懷鄉的愁怨,如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還有傷春悲秋、逝者如斯的慨嘆,如劉長卿的「又吹楊柳激繁音,千里春色傷人心」。(《聽笛歌》)

當耳畔響起了笛曲《折楊柳》,縈繞心頭的是惜別相思、羈旅懷鄉的愁怨。圖為明 仇英《畫山陰弄笛冊》。(公有領域)當耳畔響起了笛曲《折楊柳》,縈繞心頭的是惜別相思、羈旅懷鄉的愁怨。圖為明 仇英《畫山陰弄笛冊》。(公有領域)

《梅花落》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笛曲《梅花落》的盛行,反映了士人對梅花品格的推崇;而梅花自帶清冷孤傲之感,因而詩人常常借此曲抒寫各種怨情悲嘆。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以含蓄雋永的筆法,在笛曲中寓時運之悲慨,懷故鄉之愁嘆。其詩為: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是李白晚年經歷流放夜郎之苦,途經江夏黃鶴樓所作。前三句講述不幸遭遇,以賈誼自比,表達了無辜遭流放的苦悶與悲憤。他也是賈誼一樣憂國憂民的文士,在千里之外,依然忍不住登上高樓、回望長安,流露出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對國家的關切。但是他望而不見,心中惆悵不已。在這種情境下,詩人聽到了笛聲裊裊的《梅花落》。

笛曲《梅花落》的盛行,反映了士人對梅花品格的推崇。圖為南宋 王巖叟繪《梅花詩意圖》局部。(公有領域)笛曲《梅花落》的盛行,反映了士人對梅花品格的推崇。圖為南宋 王巖叟繪《梅花詩意圖》局部。(公有領域)

《關山月》
從曲名可以看出,此曲以邊塞題材為背景,融合關山、明月等雄渾蒼涼的意象,表達「傷離別」的主旨。唐代詩歌中,涉及《關山月》的作品,多為演繹征人的思鄉、念遠之情。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這首王昌齡的《從軍行》,將《關山月》展現得蒼莽宏大,又纏綿悱惻。烽火城西,一座百尺高的戍樓獨立於黃沙戈壁中,本就是蕭瑟空寂的景象。恰逢黃昏時分,詩人獨上高樓,凜冽的寒風席捲而來,嚴酷的氣候越發激起征戍之苦與思鄉之情。

笛聲悅耳又生情,讓人在心底泛起層層漣漪。邊塞聞笛,一夜征人盡望鄉;江上聞笛,遷客相看淚滿衣;高樓聞笛,獨向瑤窗坐愁絕。它飛上詩句,感動了山水萬物、有情眾生,成就了令人驚豔的文字。◇

延伸閱讀
不愛名利愛吟詩
2023年03月27日 | 1年前
【唐詩漫談】桃花為何紅?
2022年03月06日 | 2年前
盜賊敬仰詩人 一首唐詩轉化盜賊
2021年04月26日 | 3年前
【唐詩漫談】離別時的豪爽
2022年01月29日 | 2年前
【唐詩漫談】人世多神仙
2021年08月12日 | 3年前
【唐詩漫談】俠是誰的童話?
2021年07月16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