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令中共無機會攻台?日知名教授支招
【大紀元2023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日本著名國際關係學者、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Yasuhiro Matsuda)4日在台北,以流利的中文剖析了中共武統台灣的困難性,以及中共可能採取「強制性和平統一」的策略。他認為,破解的關鍵在於台灣對於中共認知作戰的抵禦力,以及美日和西方盟國加大威嚇力,讓習近平的每一天都不是發動武統的好時機。
松田康博受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邀請舉辦講座,主題是「日本的『台灣有事論』與其防衛戰略的轉變」。他表示,學者生涯中,不斷被問到「中國(中共)會不會武統台灣?」「什麼時候會打台灣?」「美國會不會協防?」「日本會不會協防台灣?」
近期許多有關中共武統台灣的可能性與時間表,引發關注,包括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斯(Philip S. Davidson)、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皆提到,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對台動武,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提出共軍2026侵台的兵推報告。
因應「台灣有事」日本危機感加深日本近期民調顯示,日本社會對於台海局勢有高度的關注度。2021年4月,《日本經濟新聞》民調顯示,74%日本受訪者支持日本參與維持台海穩定;2022年3月,俄烏戰爭開戰後,《每日新聞》民調顯示,日本受訪者擔心中國攻打台灣的人高達89%。
松田表示,日本社會近期對於台海可能發生戰爭的危機感增強,以至於日本政府防衛戰略的改變、國防支出翻倍,均獲得民意支持。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日本官方政策架構中,並不存在「協防台灣」的政策,只是官員的表述引起重視。
2021年,美日「2+2」外交與防長部長級會談,日本外務省重申「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日本前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表示,「日本做為一個民主國家,必須保護台灣」,日本前副首相麻生太郎表示,「當台灣有事可以當作存立危機事態」;2022年3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發表「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的看法,引發強烈關注。
松田解釋,「有事」在日語是戰爭的意思,安倍意思是只要台灣有事情,就會波及到日本,因為戰場太近了,中共打台灣就會打沖繩,所以要備戰,「安倍一講就產生非常大的效應。」
美國採取戰略模糊 日本將戰事區分三事態當台灣有事時,美國與日本會作何反應?松田表示,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採取戰略模糊的政策,「戰略模糊的重點不是『模糊』,而是『戰略』,他的『戰略』就是嚇阻中國,讓中國相信,如果它打台灣,美國一定會介入,但是不做承諾。」
儘管日本不存在協防台灣,松田說,因應「台灣有事」,日本分成了三種事態:一是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有「重要影響事態」發生時,美軍出動,日本自衛隊在非戰鬥地區提供後方支援(不包括武器);二是「存立危機事態」,美國受到武裝攻擊,危及到日本存亡,可發動有限的集體自衛權;三是對日本「武力攻擊事態」發生時,可使用武器、必要範圍內反擊,並要求美國防衛日本。
松田說,「安倍講的是第三種,也就是很極端的狀況,不過,儘管分成多個事態,但是狀況也可能一夜之間發生。」「日本是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的國家,台海出現戰爭的話,如果日本本身受到攻擊,它的防護措施很弱,也是近期許多自衛隊退役將領提出警告的原因。去年終於透過國防預算翻倍,加強防衛與整備計劃。」
中共攻台困難高 只拿下離島形同失敗「事實上,中國統一台灣,不只用武力,還有統戰,手段有溫和,或是強硬,包括收買、邀請訪問大陸都是溫和的統戰,平時就在做,而強硬地使用武力促統,一旦做了就回不去了,其實難度非常高。」
他分析,中共發動武統的目的是要統一台灣,就要占領全台灣,成立新政府,但是要發動和維持統治的成本和風險太高,(中共)只要沒達成統一就是失敗,期間消耗掉的海空軍力和裝備,要重建就需要時間,但是對於台灣來說,只要不輸就是贏。
他說,如果中共只是拿下幾個離島的「有限動武」,例如拿下東沙群島,或是金門、馬祖,就等於沒拿下台灣,相當於攻台計劃失敗,但是其所造成的傷亡,改變了邊界,一樣會引起國際不滿,所以只拿下離島的可能性並不高。
「所以,中共動武的原則是速戰速決,一槍斃命,除此之外都是得不償失。」松田表示,但這就涉及了美日的防守。目前美中日台的專家都認為,中共如果要打台灣,一定會打美國、日本,而且其行動很難偷襲,一定需要進行大規模動員,因此會有預警,這些都加大了它攻台行動的困難。
台灣須抵禦「和統」 西方盟國加強威懾力松田說,中共比較大的可能是透過大規模軍事演習,藉此展示它的武器並宣傳所謂的「勝利」,除此之外,中共最大可能是採取「強制性和平統一」,也就是準備好武統台灣的軍力,屆時看美國政府的態度,以及台灣領導人是否有抗壓性,逼迫台灣投降。
「它會採用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武力嚇住台灣人,令台灣領導人自己的意志力屈服,所以它散播美國不會來救、日本不會來救,用認知作戰的方式,讓台灣處於孤立,自己投降。」
松田表示,由於中共武統的難度太高,因此,對於美國、日本和其它盟國而言,就必須要維持嚇阻力,台灣也要增強抵禦力,促使「不是今天」的理論成立,亦即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每天早晨醒來,心想不是今天要打,一拖再拖的結果,拖到習近平年邁,也不讓他有誤判的時機,認為今天是攻打台灣的機會。
講座尾聲,現場聽眾踴躍發問。有聽眾提問,如果美軍在台海戰事中遭受攻擊,北約是否會行使集體自衛權?
松田分析,北約的共同防衛範圍屬於區域性,美國在台海發生戰事,不會引起北約行使集體防衛權,不過,北約2021年在布魯塞爾峰會上指出,如果太空防衛設施遭到攻擊,可能會啟動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集體防衛條款。
松田表示,隨著戰爭延伸到太空領域,「如果中國為了癱瘓美軍導航,先攻擊美國的衛星,北約會行使集體自衛權,今年的日美峰會上,美國也將對日本防衛的義務擴大到宇宙空間,以保護日本的衛星。」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