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傳統活動
乍暖還寒之春,萬物在蟄伏一冬後重現生機。雖然氣候變化,正在為整個生態圈帶來焦慮不安,人們仍然對春的到來充滿期盼,這是五千年來不變的習慣。
中國古人對於每年如約而至的節氣,充滿了感恩,倚賴著被春風春雨滋潤的大地,誕育繁盛物種而生存。所以,他們以各種親近自然的儀式,表達內心虔誠的禮讚。
那麼,就讓我們看一看古人在春日,都有哪些富含雅趣、灌注誠意的活動吧!
春社
春社活動起源於祖先對於土地神的感恩之心,「社」即指「土地神」。大地提供生活必需的飲食給人,使人類維繫著代代繁衍。
這樣的心意在中外的傳統文化中比比皆是,如美國的感恩節就是為了感恩神讓印地安人教會他們在新大陸上耕作的方式(另一說是感謝神過去一年的贈與和豐收);西方許多信教的家庭直到現在仍堅持進行餐前禱告。
中國自古仰賴農業生活,據《尚書》記載,堯帝開始,天子就非常重視百姓按照節氣進行春耕秋收的農業規劃。春社節日起源於夏朝,後分為官社與民社,官社是國家大典,莊嚴肅穆。民社則是民間百姓的活動,常於黃曆二月間舉辦。
宋代梅堯臣有一首詩形象描繪了民間春社的場景:「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樹下賽田鼓,壇邊伺肉鴉。春醪酒共飲,野老暮相譁。燕子何時至,長皋點翅斜。」
通常,春社這一日會有春雨降臨,滋潤萬物,預示著一年的好收成,稱為「社公雨」。農家平時不食肉,此時則以供神剩下的肉分給鄉親同食,稱為「社肉」。人們還會打起社鼓,同飲春酒。
曲水流觴
在神韻往年演出中曾有過《蘭亭舒序》這個節目,生動再現了古代的文人雅士在三月三上巳節這一天,於茂林脩竹之間揮毫飛觴的景象。
上巳節起源於上古的「祓禊」儀式,「祓禊」在上古時是由具有靈力的女巫來進行水邊洗浴的儀式,來祛除肉眼不可見的邪祟。後來,「祓禊」逐漸發展為一種民間習俗,人們會佩戴香薰草藥,來到水邊沐浴。
文人們則會在「修禊」之後,沿岸聚坐在曲折的溪水邊,將酒杯放入溪中,由上游順流而下,如擊鼓傳花一樣,酒杯停在誰的身邊,那人便飲酒賦詩,既考校了文才,也可祈福免災。於是,曲水流觴成為了避世清談的魏晉名士們的賞心樂事,也成為後世欣羨的風雅趣事。
俗話說,時移而事變,如果我們今天想在現代都市中實施以上兩種活動,未免過於繁瑣,兼且引人側目。那麼以下這幾種是既簡單、傳統,又容易實行的春日活動。
著春裝
讀過孔子《論語》的人,也許會知道,這位老夫子其實是一位愛換新衣服,愛在水邊洗澡的同時唱歌跳舞的「老頑童」。確實,孔子那一句著名的「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表達了他當時的心境是孩童才有的純真和無欲無求。
所以在換春裝的同時,我們首先要學習孔子的心境,其次,要保暖。春寒料峭,東方人著春裝尤其要注意「春捂秋凍」。
踏青
身處現代社會,登山踏青仍是一項不錯的選擇。踏青在古代也富有儀式感,是為了恭迎春與春神的到來,上巳和清明期間都是踏青的好時機。遠離鋼筋水泥的都市,雖無江南煙柳,仍有芳樹怡人。
放風箏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清代的詩描繪了童子在春天放風箏的場景。風箏和黃曆二月的春天是最佳搭檔,據說,清明前後的風是從下往上吹,最適合放風箏。
風箏古稱紙鳶,據古書記載,五代時宮廷中曾有一種紙鳶,在鳶首上鑲嵌了竹笛,隨風發出箏鳴之音,所以從此後紙鳶又叫做風箏。
人的一生煩惱無窮,像牽繫著人心的繩索。古人喜歡在風箏放得很高的時候,放脫繩索,讓風箏隨風飛走,希望煩惱與厄運也隨風箏遠離。
陽春麵
如果您是家中的晚輩,幫全家人做幾碗陽春麵,也是個別有新意的選擇。在現代社會裡,魚肉葷腥是餐桌上常備的食物,只有淡淡蔥花綠意的素麵,反而顯得十分新鮮。
陽春麵可以蝦米煮湯底,豬油或香油做點綴,增添鮮香之味。以鹽、糖、胡椒、醬油調味的湯麵平和卻不單調,與春日的和暖之氣非常相似。步驟簡單,適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可以代替不利健康的泡麵。如果您的家中有佛像,當然也可在用餐前敬上一碗在供桌前,以表達自己對神明的信仰。
——轉載自「神韻藝術團網站」(神韻網站授權轉載,版權歸神韻藝術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