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出台對華政策 聚焦減少對北京依賴

德國將推出對華政策,在包括贸易和技术在内的关键领域加强其對華政策。圖為2023年1月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左)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德法聯合內閣會議後舉行新聞發布會(BENOIT TESSIER / POOL / AFP)
德國將推出對華政策,在包括贸易和技术在内的关键领域加强其對華政策。圖為2023年1月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左)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德法聯合內閣會議後舉行新聞發布會(BENOIT TESSIER / POOL / AFP)


【大紀元2023年0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德國正準備在包括貿易和技術在內的關鍵領域實施更加強硬的對華政策,作為歐洲大國對北京更廣泛的強硬態度的一部分;法國有意願與美日印澳四國就安全問題展開合作;意大利新總理也對中共的「一帶一路」持強硬態度。

在德國,總的趨勢是前總理默克爾以商業為重點的途徑正被丟棄,柏林正在為即將出台的德國對華政策做最後的潤色。

德國對華政策將包括哪些內容

「文件中會有一些相當嚴厲的語言。」一位參與亞洲政策的德國高級官員告訴「日經新聞」,草案已在外交部。最快在今年夏天,德國內閣將正式批准該計劃。

熟悉該文件的官員說,一些更嚴厲的規定包括限制在中國的投資,以及政府對那些過分依賴中國業務的德國公司進行監督。緩慢但可以肯定的是,該計劃將減少中國在德國商業舞台上的分量。

官員們說,為了防止兩用技術落入中共手中,甚至學術交流也可能受到限制。

報導說,由於對華強硬的綠黨和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在執政聯盟中就細節問題仍有分歧,最終的文件可能會比現有版本更加溫和些。但總的來說,德國政府傳出的信息是明確無誤的:讓德中保持距離。

直到最近,德國政界的主流觀點是不在中美競爭中選邊站,以保持外交選擇的開放。但全方位的外交會留空子,很容易被專制國家利用。此外,在經濟上過於倚重某些國家也是有風險的,正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嚴重依賴俄能源的德國大吃苦頭那樣。

主張德國進行根本性反思的最突出社民黨人是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他曾在擔任外交部長期間推動了與俄羅斯更緊密的經濟和能源關係,也因此而受到批評。他在德國總理朔爾茨去年11月訪華前曾表示,德國必須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吸取教訓」,教訓就是「我們需要減少片面的依賴,特別是對中國(的依賴)」。

法國和意大利對中共持防範態度

德國對北京的懷疑態度也反映在歐洲其它地方。在法國,安全方面的擔憂越來越大。

「日經新聞」報導,法國執政黨中的亞洲問題專家、議員安妮‧熱內特(Anne Genetet)說:「我絕對不希望任何法國領土成為中國領土。」她指的是太平洋上仍由法國統治的戰略島嶼。

法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大部分領土,如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都在南半球。熱內特建議法國與印度洋-太平洋的北半球民主國家,如美國和日本合作,以加強威懾力。她對法國與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這四個「四方同盟」(Quad,也稱四方安全對話)國家的合作表示了強烈的意願。

儘管對中共在安全問題上保持警惕,但法國尚不希望與中共脫鉤。CNBC報導,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1月20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一個小組討論會上在談到中國問題時說,「我們想與中國接觸,我們希望中國(中共)遵守同樣的規則。」他說。

在意大利,新任總理喬治亞‧梅洛尼(Giorgia Meloni )公開稱,意大利2019年決定與中共簽署「一帶一路」倡議的諒解備忘錄是一個「大錯誤」,並誓言要審查羅馬與北京在基礎設施項目上的合作。

梅洛尼在競選期間,多次表達了對中共政權的強硬立場,並明確支持台灣。她在大選前曾表示,如果當選,她將引導意大利採取更公開的反中共姿態,決心不讓意大利成為西方盟友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歐洲的感覺是,俄羅斯在未來幾年只會加深對中共的依賴。中俄結合讓歐洲領導人擔憂。

根據德國Ifo研究所的計算,如果歐中的貿易受到限制,將使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下降近1個百分點,並對其它歐洲國家產生廣泛影響。

然而,如果出現台灣突發事件,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盟將面臨對北京進行經濟制裁的壓力。因此,歐洲大國的遊戲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減少對華依賴。

責任編輯:林妍#

延伸閱讀
臺民主轉型成功 德自民黨:罕見
2023年01月09日 | 1年前
義:2中國班機 近半乘客染疫
2022年12月29日 | 1年前
【時事人物】璐璐的聖誕節之夢
2022年12月19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