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疾病增 胸悶、心悸別誤判

中國附醫心臟科醫診治,發現陳伯伯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機率達72%,左前降支狹窄更高達99%。(記者黃玉燕/攝影)
中國附醫心臟科醫診治,發現陳伯伯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機率達72%,左前降支狹窄更高達99%。(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

進入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日前有金融界名人猝死高鐵車廂,引發社會關注。75歲陳伯伯習慣良好,有高血壓,一天起床感覺胸悶、心悸,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跑去按摩舒服些,不久又覺疼痛不已,之後尋求中國附醫心臟科醫診治,發現其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機率達72%,左前降支狹窄更高達99%,經緊急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逃過「心肌梗塞」一劫。

經緊急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陳伯伯逃過「心肌梗塞」一劫。經緊急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陳伯伯逃過「心肌梗塞」一劫。(記者黃玉燕/攝影)

心臟血液系吳宏彬醫師指出,心臟透過三條冠狀動脈供給氧氣,當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就會導致心肌缺氧,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血液量,嚴重者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心絞痛、心肌梗塞是中高齡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猝死的主因,但一般出現胸悶、痛狀況,其中消化性疾病患者占七成,不過,其中仍有二成多屬心血管疾病患者,且一旦發生就會很嚴重,因此不可不慎。

吳醫師分析,冠狀動脈阻塞有多重因素,如抽菸、年紀大、糖尿病、高血酯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瘢塊,而限縮血管的管徑。當病人運動的時候,因為管徑縮小,造成供應心臟的血流不足,病人因而會有胸悶、呼吸喘等癥狀,臨床上稱為「冠狀動脈疾病或心絞痛」。當動脈粥狀硬化瘢塊發生破裂,與血管內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交互作用,快速形成血栓後,便完全塞住血管,造成血管下游的心肌損傷甚至死亡,就是臨床上的急症「急性心肌梗塞」。

心臟影像科主任梁馨月指出,衛福部統計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仍高居第二大,僅次於癌症,顯示國人心血管健康議題,需要被重視。傳統人工判讀心電圖達十多張,不僅耗時,且往往難以區別其細微的差異,準確率在臨床上只有40%-50%;因此,中國附醫人工智慧中心蒐集四年來,近千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圖像,與心導管資料結合後,設計出「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

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指出,AI透過深度學習架構訓練,透過擷取運動心電圖3個時間點訊號、10個量測特徵,和2個衍生特徵訊號,如過去病史、最大做工等,一同輸入至模型中訓練,用以判別患者冠狀動脈是否嚴重狹窄超過70%。目前模型準確度約80%,敏感性為88%,分析後的數據可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

延伸閱讀
寒流發威 保暖防 「心痛」
2022年12月23日 | 2年前
好好預防保養 二次心肌梗塞減8成
2022年12月13日 | 2年前
主動脈剝離 血管擴張大如柳丁
2022年11月09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