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糧食危機 專家:國產農產應優先滿足國內
中共近來宣布禁止臺灣農產品進口中國,去年起,包括鳳梨、釋迦、石斑魚、竹筴魚等農漁產品均受影響,制裁手段不間斷,將如何影響兩岸政經局勢備受關注。但專家提醒,目前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糧價高漲隱憂,建議不要過於擔心遭中共制裁的問題,而是應該「優先滿足國內需求」,這樣的轉向非常珍貴且重要。
中共自去年起接續對臺灣釋迦、蓮霧、鳳梨及石斑魚宣布禁運令,對於中共不斷對臺灣農產品制裁的原因。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副所長吳佳勳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臺灣大部分農產品仍以內需為主,農民希望增加收入,才將農產品外銷。農漁民比較偏弱勢,向來是政府政策高度照顧的產業,從政治版圖來看,這些族群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也是綠營支持者居多,因此,「中共挑選農漁民、農業進行打擊,事實上存在許多政治動機」「從這部分來打,執政黨可能會覺得痛」。
吳佳勳提到,臺灣近期國際地位提升,像是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等重要民意代表來訪。中共對此可能認為,臺灣刻意展現國際地位,挑戰「一個中國」立場,才會就農漁產品等方面進行制裁。
中國成臺灣農產主要出口國
談到臺灣農產品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原因?吳佳勳說,農產品出口牽涉「防檢疫」及「運輸」問題。首先,農產品貿易,並不是像一般產品,競爭力強就能行銷全世界,牽涉到防檢疫問題,國與國之間必須達成防檢疫共識,農產品才能出口到對方市場,這也讓農產品貿易本身就比工業產品困難;其次為「運輸問題」,農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運輸過程中,若保存不當可能出現大量損耗。
吳佳勳表示,臺灣農產品過去基本上都是銷往鄰近國家,特別是亞洲地區。臺灣土地少、勞動力較貴,農產品價格偏高,主要銷往經濟所得不錯的國家,像日、韓或中國的上海、香港等才比較有能力買得起。基於一些先天條件,包括距離近、運輸方便及負擔得起臺灣高價水果,自然而然中國也就變成臺灣農產品主要的出口國家。
國產農產轉銷國內有其重要性
此外,對於臺灣農產遭中共禁運令後,外銷策略上應採取何種方式?吳佳勳認為,應採多元化市場才能降低仰賴單一市場的風險,且不限於農產品,也就是說如何爭取盟友認同、增進貿易,背後仍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運輸、對方市場適應性,以及當地市場的接受度等問題。
不過,全世界目前存在糧食危機、糧價高漲的隱憂。吳佳勳說,臺灣農產品生產量有限,土地又非常珍貴,建議不要過於擔心(中共)制裁問題,而是應該考慮如何好好增產及利用臺灣農產品,優先滿足國內需求,就是將最好、最優質的農產供應國內,滿足國人需要,這種轉向非常珍貴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