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市就停牌 中國恆大危機難解

中國恆大在3日宣布於港股暫時停牌。(Hector RETAMAL / AFP)
中國恆大在3日宣布於港股暫時停牌。(Hector RETAMAL / AFP)

【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

中國房企深陷債務風暴,使得中資房企股價大跌,而恆大集團首當其衝,其在日前才剛傳出在海南的「恆大海花島」遭拆除,中國恆大在3日宣布於港股暫時停牌,但這並非恆大首次停牌,其在2021年10月也曾暫停股票交易。

中國恆大深陷債務危機,在2021年12月遭國際信評機構降評至「選擇性違約」。恆大在上週曾宣稱在2022年的1月可以交付上萬套房屋,並可支付部分債務,這消息一度使得恆大投資人萌生信心,不過市場隨即傳出,恆大未能如期支付兩筆境外債務。

恆大人工島許可證被撤銷

另外,又傳出恆大在海南填海建造的世界最大人工島「恆大海花島」,因為違法取得的規劃許可證已被撤銷,遭海南省地方政府限期10日內拆除完畢,此消息加深投資人對恆大的疑慮。

1月3日是2022年首個股票交易日,恆大宣布再次暫停在港股的交易,恆大在聲明中指出,「本公司的股份將由2022年1月3日上午9時整起,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暫停止買賣,有待本公司刊發一份載有內幕消息的公告。」恆大在停牌前,股價報1.59元港元,已是11年來低點。

不只恆大,全體中國房企皆陷入債務風暴,據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引述分析師的評估,指出今年1月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的到期債券及利息、信託產品給付、拖欠工資,總計金額至少達1,970億美元(約新臺幣5兆4,454億元)。

另外,據路透社引述野村證券的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積欠農民工、建築工人的工資總額達到人民幣1.1兆元(約新臺幣4.7兆元),這筆鉅款可能要在今年1月31日前付清。

野村的報告提到,由於接連出現房地產企業發生財務問題,後續傳出企業將預售資金挪用償債,目前房地產企業在銀行中的預售資金帳戶,也被嚴格限制使用。

中國房企未來面臨更大還款壓力

報導指出,在未來兩季,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在離岸債券市場將面臨更大的還款壓力,去年第四季到期的離岸美元債總金額約102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到期的債務約198億美元,第二季將到期的債務約為185億美元,債務問題將隨著時間升溫。

不只是境外債券,報導提到,在去年第四季時,中國境內債券的到期債務金額約人民幣1,260億元,在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則分別降至人民幣840億元、910億元,但在第三季會暴增至1,380億元。

報導提出一項隱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政策處在收緊狀態,恆大這樣的大公司可以透過出售非核心資產暫時緩解債務危機,但對於規模較小的公司而言,想取得現金還債更加困難。

中國企業洗牌 恆大讓出龍頭寶座

另外,據中國媒體報導,在恆大債務風暴之後,中國房地產市場急凍,使得2021年的中國房企銷售整體出現下滑,但是卻出現百強企業洗牌的狀態,且市占率向央企和地方國企開發商集中的趨勢明顯。

報導說,在2020年,恆大銷售額6,690億元占市場冠軍,2021年跌至4,184億元,下滑37.5%,在百大房企排行榜裡面,一路下滑到60名之外。

而恆大的龍頭位置,則是被碧桂園補上,上升到中國第一。不過,碧桂園2021年銷售5,571.8億元,比2020年下降了2.3%。

另外,其他暴雷房企的排名皆走跌,富力地產排名從第18名跌至26名;陽光城從第16名跌到第20名;佳兆業從第24名,跌至第28名;中國奧園從第28名跌至32名。

中國民企衰退  央企、地方國企成長

在中國民企衰退的同時,報導說,央企和地方國企開發商卻呈現成長狀態,銷售額及儲地速度,都幾乎贏過民企。包括:中國鐵建、萬科、保利、中海、華潤置地、金地、廈門國資旗下建發房產、廣州國資背景的越秀地產等,都高速發展。

報導引述券商的分析,指出在中共官方政策不變的情況下,預期2022年房市銷售將持續下行,但是央企、國企等龍頭的市占率仍會繼續上升。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房企獲得政府較多的支持,所以在目前仍維持一定的還款能力。至於民間部分,由於量體較大,中共可能不會把既有資源投入在民營企業。

蔡明芳說,如果國企風險升高、償債能力下跌,會增添外界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疑慮,「如果中共公營都無法處理,對民營企業就會更沒有信心。」◇

延伸閱讀
地產風暴 中國大亨身家蒸發1.28兆
2021年12月17日 | 2年前
中國房價慘跌 20城市祭限跌令
2021年12月06日 | 2年前
恆大72億債違約 中共派人進駐摸底
2021年12月05日 | 2年前
許家印減持恆大12億股 套現96億
2021年11月28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