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有多少保護力 長庚大學開發自動檢測系統

長庚大學工學院賴朝松院長(左二)與施信如主任(圖中)雙方團隊合作,為「肺炎疫苗中和抗體檢測套組」量身打造的系統機台。(長庚大學提供)
長庚大學工學院賴朝松院長(左二)與施信如主任(圖中)雙方團隊合作,為「肺炎疫苗中和抗體檢測套組」量身打造的系統機台。(長庚大學提供)

【記者徐乃義 /桃園報導】

打完疫苗後身體會產生中和抗體,用來評估疫苗保護力的中和抗體效價,是臨床上經常須要檢測的指標。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長庚大學工學院賴朝松院長有鑑於此,率領團隊開發「肺炎中和抗體效價檢測自動化平台 ,搭配「新興病毒感染與研究中心」施信如主任所研發的「中和抗體檢測套組」,整套流程省時、省力,且可達檢測高通化、機動便利與提升量測精準度成效,是防疫檢測的新戰力。

「肺炎疫苗中和抗體效價檢測自動化平台」將在12月登場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肺炎疫苗中和抗體效價檢測自動化平台」將在12月登場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長庚大學提供)

賴朝松表示,這是為「中和抗體檢測套組」量身打造的系統機台。過去,一般血清學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商用檢測平台並沒有一體化的機台設計,通常為平台式的多機台設計,由兩到三台機器組成,不僅佔空間,而且不同品牌機器所組成的平台所測得的數値常會有些許差異,造成各機構之間無法相互比較數值。

研發團隊結合上游IC電子產業元件供應商,整合、製造長庚大學首台自動ELISA微型化快速感測機台,將原有平台式的多機台設計,改成立體式單機一體化。除了運用ELISA技術,也導入施信如主任團隊開發的廣義加成演算法,可做定性定量檢測。同時,獨家檢測盤自動化牽引裝置設計,免去機械手臂操作,因而省下40%的成本與操作空間,跨域研發成果有目共睹。

施信如主任團隊發現,大多數臨床端使用者,缺乏自行使用廣義加成演算法分析數據能力,因此把 COVID-19 中和抗體效價檢測演算法直接內建於電腦分析系統。透過嵌入演算法分析軟體的一體化平台設計,可以大幅增進臨床端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並達到高通量的檢測能力。

賴朝松指出,該系統結合臨床醫學知識與智慧科技,幫助醫療院所提升醫療品質及精準醫療服務。未來可廣泛應用於臨床醫學相關產業,包含臨床呼吸疾病科、病毒感染科及醫學研究中心,並能協助政府稽查單位、疾病管制衛生局、醫療衛生所、邊境防疫…等機構,以確保國人健康並可持續推動各項防疫工作。

長庚大學跨領域研發與產學合作能量豐沛,這套機台將於12月2日至12月5日登場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另有多個團隊技術於肺炎防疫專區、智慧健康照護科技、生化試劑及疾病檢測、生醫材料與智慧感測、功能性藥物開發、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6大分類中呈現成果,歡迎大家踴躍至台北南港展覽館參觀,前往長庚大學攤位拍照上傳個人臉書並標記官方FB可獲得精美小贈品。◇

延伸閱讀
北市3診所打錯疫苗 首家遭罰5萬元
2021年11月25日 | 3年前
教授:接種疫苗的人繼續傳播病毒
2021年11月24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