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博多媒體互動展 一窺水下文化資產

展覽有德氏水牛等珍貴標本,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觀察罕見的古生物化石。(蘭陽博物館提供)
展覽有德氏水牛等珍貴標本,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觀察罕見的古生物化石。(蘭陽博物館提供)

【記者謝月琴/宜蘭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以及科學工藝博物館、臺灣博物館及蘭陽博物館等北東南3個大博物館共同合辦的《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11月12日由宜蘭縣林姿妙縣長、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等人於蘭陽博物館揭幕開展。特展展覽至111年3月1日。

藏水覓趣特展開幕藏水覓趣特展開幕。(蘭陽博物館提供)

展覽內容包括「海底時空膠囊」、「探索海洋台灣」、「重返水下遺址」、「科技水下考古」、「揭開沉沒的真相」及「永續與推廣」等6個主題,邀請大家到蘭博體驗虛擬實境的水下考古新生活。

「藏水覓趣」取自台語「藏水沫」(意即「潛水」)的諧音,以多媒體科技打造水下沉船情境,營造讓觀眾猶如潛入水下世界的感受,揭開水下考古神秘面紗,也藉此提升水下文化資產的趣味性及可親性。展覽前兩站分別於高雄科工館及馬祖民俗文物館展出,廣受各界歡迎,共吸引近4萬人次參觀。

展覽可讓民眾了解水下考古的多元面貌展覽可讓民眾了解水下考古的多元面貌。(蘭陽博物館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表示,此次宜蘭移展除延續前兩站的多媒體能量,呈現多樣貌的水下文化資產,透過「360度環景攝影紀錄片」、「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體驗遊戲」等先進的多媒體科技,豐富臺灣沉船文史情境;此外,本展覽也融合蘭陽平原水下文化重要資產-「淇武蘭考古遺址」文物展示,包含幾何印紋陶、瑪瑙珠、琉璃管珠、硬陶、瓷片等豐富遺物,不僅呈現多樣化的水下文化資產,也讓更多民眾瞭解水下文化資產保存重要性,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獨特的海洋歷史與文化。

展覽有德氏水牛等珍貴標本,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觀察罕見的古生物化石展覽有德氏水牛等珍貴標本,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觀察罕見的古生物化石。(蘭陽博物館提供)

陳局長表示,本展另一亮點為臺灣博物館典藏之德氏水牛等珍貴標本,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觀察罕見的古生物化石,本場移展堪稱巡迴各展中展出文物最具多樣性的一場。

負責總策辦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陳訓祥館長表示,為使展覽具在地文化連結性,搭配蘭博館特別挑選淇武蘭考古遺址珍貴的文物,精心規劃高互動體驗的360度環景劇場,透過考古遺址模型光雕投影設施,以有趣的數位科技裝置,還原該處前人生活環境樣貌,展現人類與環境變遷歷程。希望宜蘭鄉親們能把握展覽期間,全家一起來看展。

縣長林姿妙表示,蘭陽博物館是認識宜蘭看見台灣的窗口,本次展覽為蘭博館開館11年來首次以「水下文化資產」為主題策展。林姿妙縣長特別指出本展覽可讓民眾了解水下考古的多元面貌,更重要的是,展覽融合蘭陽平原水下文化重要資產-「淇武蘭考古遺址」,透過在地文物的展示,包含幾何印紋陶、瑪瑙珠、琉璃管珠、硬陶、瓷片等豐富遺物,讓民眾更瞭解地方文化及價值。

展場入口處以水下考古員在海中遇見大型水母為意象,設立投影立體裝置藝術,引導觀眾進入水下世界,民眾可以撐著一把水母雨傘,隨著水下考古員的浮空動畫,深入海底寶庫,開始認識臺灣六處列冊沉船:「將軍一號」、廣丙艦、蘇布倫號、「綠島一號」、博卡喇汽輪、山藤丸,以及冰河時期的臺灣陸橋動物群、從河道中發掘的淇武蘭遺址等。

延伸閱讀
台日攜手合作 共同策劃展覽
2019年10月05日 | 5年前
山海任逍遙 從蘭陽博物館出發
2019年06月11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