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視角】少年唐鳳症候群 孩子拒學該怎麼辦?
【編按】: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親師透過心靈的視角,在其人生軌跡中,開啟光明的扉頁,不留遺憾。本專欄特邀請知名且資深的輔導與諮商工作者吳雁門,透過其細膩、溫柔的筆觸,為我們的心靈之窗迎來煦煦光明。本專欄隔週四,在B3家庭生活版與您相見!
唐鳳,2019年度被美國《外交政策》期刊,推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2020年COVID-19肆虐全球之後,唐鳳這個名字,會讓人與智慧、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連結在一起。
在防疫初期,唐鳳帶著團隊推出口罩地圖時,有位日籍醫生感嘆的說,「日本有1.2億人口,就生不出一個唐鳳來!」因為逐漸的被民眾認識,外界關注起其中、小學階段,在學校遭受霸凌和無法適應傳統課程學習安排的往事,一位7歲能解聯立方程式,8歲會寫電腦程式的資賦優異生,竟然罹患了「拒學症」。
小學6年換了6所學校,多次改變學習環境,並未解除學習與人際互動上的適應危機,不僅常因學校恐懼而拒絕上學,還曾有輕生念頭;國二時,媽媽支持孩子離開校園,選擇在家自學,之後也未進入高中及大學就讀,因此唐鳳的正式學歷是國中肄業。「少年唐鳳症候群」同樣困擾著許多中小學生,搭上其高知名度,盼能喚起各界人士對校園霸凌的重視。
生命缺口處 讓光進來!
當然有人會問,唐鳳是怎麼走過來的?由矛盾、衝突轉為理解和共同成長的家庭支持系統至關重要,唐鳳的父母扮演著關鍵性角色。
唐鳳喜歡加拿大傳奇民謠歌手Leonard Cohen(倫納徳.科恩)的音樂曲風。轉型前,科恩的人生腳本是毀譽參半的,他的價值觀失衡,生活混亂,更長期為身心疾病所苦,75歲那年,獲得第52屆格萊美終身成就獎,音樂桂冠昇華了他洵非完美的人生。
「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唐鳳應是深被倫納徳.科恩這句警語所觸動。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推動將開放技術、數位科技與創新思維應用於公務系統,唐鳳告訴民眾,如果看見政府不透明或沒有效能,是由於結構不完整、不完美的問題,那就打出一個缺口,光就進來了!
延伸個說法,拒學,是唐鳳及部分孩子求學階段的一個缺口,家庭與學校教導人員,正經由此缺口了解孩子的不足與需求。假使是耗盡了能源和氣力,俱不見成效,那焦灼的心思和情緒就放一放,此刻孩子期待的,也許只是那一道穿洞而來,攜帶著陪伴、理解與支持的光而已!
以理性教導理性 愛教導愛
唐鳳拒學的例子太特殊,智商180的天才型兒童,加上高人生智慧父母,親子間雖然歷經千磨百劫,但唐鳳畢竟活出自己獨特的樣貌來,而多數拒學孩子的家庭不是這樣的。
如遭受霸凌是導致孩子拒學的主因,在對被霸凌與霸凌學生專案輔導之前,雙方家長、學生及學校人員於協調會上,有一件事情必須要做,大人們試著離棄教訓、威嚇的老路,轉而攜手投入一束「理性教導模式」的光。
校長領著學務主任和導師,走到被霸凌學生座位前,深深鞠躬,並致上學校疏忽的歉意,接著向雙方家長保證會以理性模式調解與教導孩子。這是一場以理性教導理性、愛教導愛的實境現場,沉重而負面的氛圍,基本上會瞬間瓦解,成員將朝向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
學生不到學校的原因,相當多元,協助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一般認為親與師正向理解的態度,更能促成孩子的改變。記得有位隔代教養的學生經常曠課,遂和同事做家庭訪視,上了二樓,見孩子仍在地鋪上酣睡,雜物滿屋狼藉。孩子慌張起床,漱洗後回到床鋪前穿鞋子,可怎麼套就是套不進腳。我蹲了下來,幫忙解開鞋帶,持著孩子的腳輕輕穿上,並打了個漂亮的結,人和腳踏車同時帶回了學校。
恢復了正常上學後,孩子感性的告訴我,那天幫他穿鞋子時,他想起了多年沒見面的父親!我知道自己沒多做什麼,真的,對這個孩子我確實做的不多⋯⋯
【作者簡介】吳雁門,詩人、資深教育、輔導與諮商工作者,20年輔導師資培訓經驗。其詩有湖海氣,評論則溫馨有情,為兩岸詩家所喜。「心靈視角」專欄,作者以詩人之眼和敦厚的詩心,關注及記錄人間萬象,要為奮進的人生讚聲。◇
輔導與諮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