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晶片戰 燒到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
美中科技戰如火如荼之際,位於比利時魯汶的「大學校際微電子研究中心」(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IMEC)也成為雙方競爭的前線。IMEC研發的電腦晶片覆蓋從基因測序到自動駕駛的用途,在半導體界相當聞名,但是卻鮮為人知,被視為「比利時隱藏最好的祕密」之一。
IMEC由比利時佛拉蒙區地方政府在1984年成立,目前擁有約4,500名人員。該機構約75%的資金來自晶片製造大廠和相關業者,例如: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應用材料等。
30年來,IMEC也一直與全球最大晶片微影設備商、荷蘭艾斯摩爾(ASML)合作,利用ASML的微影設備研究和生產更小、功能更強大的晶片。IMEC也有造價25億歐元(約新臺幣838億元)的「試產線」,生產比當前先進製程領先二至三代的晶片。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曾對彭博社說:「歐洲有兩顆寶石。一是ASML,有最先進的微影技術;另一則是IMEC,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研究。」
不具名的華盛頓觀察家對彭博社形容,IMEC是「很少有人知道,但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地方」。
隨著晶片成為美中科技衝突的攻防焦點,IMEC也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關注。美國、中國、日本和歐洲都希望在本土增加晶片生產,以解決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突出的晶片荒問題。
歐盟委員會正與IMEC商討,建立在歐洲製造晶片的能力;韓國部長級代表團7月將訪問IMEC。白宮6月對美國供應鏈的審查中,荷商ASML及IMEC,都被列入評估名單。
IMEC執行長范登霍夫(Luc van Den Hove)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受到關注;政治人物對我們投注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包括本地的、歐洲的、還有美國的。」
當被問及拜登政府是否有跟IMEC接觸,范登霍夫說:「許多這樣的主題都在討論中」,但他拒絕透露與誰討論。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科技與國家安全專案高階研究員拉塞爾(Martijn Rasser)表示,拜登政府在與歐盟討論擴大合作、應對中共的技術對峙問題時,很可能會把重點放在IMEC上。
李克強4年前訪問IMEC
中共政治人物也早已注意到IMEC。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10月造訪IMEC,他在接過一片黑膠唱片大小的晶片時,摘下眼鏡近距離端詳了許久,隨後他多次強調雙方合作,及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
當時,范登霍夫告訴李克強,目前IMEC生產的3奈米晶片是世界最高水準。
據悉,該技術將改變電腦的運作方式,為人工智慧(AI)等研究奠定基礎,也將使癌症、帕金森氏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療方式,還有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民生領域發生革命性變化。
IMEC之前也曾與華為和高通合作,協助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成立了研發公司。但在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黑名單,並祭出一連串出口管制之後,IMEC切斷了跟華為的晶片技術合作。
不過,IMEC在中國市場仍有一定的活躍度。中國媒體報導,IMEC參與一項獎學金計畫,資助中國的博士後研究人員;2月,IMEC成為江蘇省無錫市半導體業協會的成員。有關IMEC的中國計畫,范登霍夫有意淡化。他說,IMEC在中國的人員不到5人,沒有在中國進行任何研發。
近幾年大環境丕變
被追問李克強2018年來訪一事時,范登霍夫表示:「三、四年前這些事情發生時的環境,與今天非常不同。」
他表示,IMEC嚴格遵守出口規定,包括華盛頓當局制定的規範;他強調,IMEC的研究能力不受到政治力的傷害,「但我們也必須務實,面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加劇的事實」。
IMEC也免不了成為產業竊盜的目標。比利時荷語報刊《時報》(De Tijd)2018年報導,一名中國籍IMEC研究人員被比利時政府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為由驅逐出境。范登霍夫證實了此事,但他模糊表示,以前也發生過這類事件,而且不局限於哪一個國家的公民。
范登霍夫最後說:「此刻世界正發生許多事,我認為保持冷靜非常重要,(半導體)商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