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脫歐時代 倫敦金融地位成未知數

英國加入歐盟(EU)48年,終於在今年1月1日正式分道揚鑣。圖為英國與歐盟的旗幟。( OLIVIER HOSLET/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英國加入歐盟(EU)48年,終於在今年1月1日正式分道揚鑣。圖為英國與歐盟的旗幟。( OLIVIER HOSLET/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編譯】

英國加入歐盟(EU)48年,終於在今年1月1日正式分道揚鑣。雖然英國拿回控制權、不再受歐盟干涉,且能自由與各國簽署貿易協定,然而,外媒分析,雙方的協議未詳述英國關鍵的「金融服務業」,這讓倫敦金融業未來的規模和影響力成了未知數。

英國與歐盟(EU)經過9個月談判,終於在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敲定脫歐貿易協定,結束長達4年多的脫歐大長征。

《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40年來,英國首都倫敦成了歐盟貸款、貿易和投資中心的重鎮,倫敦的金融市場蓬勃發展,更是英國貿易順差最大的行業,2019年出口額達到790億英鎊(約新臺幣3兆319億元),現在脫離歐盟,倫敦金融業未來的規模和影響力變成未知數。

報導指出,脫歐貿易協定能確保商品的免關稅貿易能夠持續,並詳細說明這兩個經濟體將如何在安全合作和捕魚權等問題上進行互動,但是,對於如何影響金融服務業卻不完全清楚。

從2021年1月1日起,英國與歐盟貿易不再受海關申報和監管限制,不過,英國公民在歐盟國家的生活、工作或求學權利也將消失;歐盟公民在英國的情況也會如此。

總部位於英國的金融機構將無法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為了能在歐盟為客戶提供服務,總部位於英國的機構將必須被授予「等效性權利」,基於這項權利,歐盟才能允許他們進行某些金融活動。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雙方都認為金融服務業的談判認證「過於重大」,應獨立自成一項協議談判,預計近期雙方將先以備忘錄的方式過渡,之後才會以正式談判來協商雙區銀行服務、金融認證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管制交流問題該如何在「新關係中繼續」。

《華爾街日報》則寫道,此前各方希望,該協定能為英國金融業進入歐盟鋪平道路,但目前來看,歐盟只授予2021年元旦起兩項金融活動的金融市場准入權,且暗示這件事不急。由於歐盟正試圖減少對英國金融服務業的依賴,倫敦未取得任何特別待遇,導致其條件與競爭對手—美國紐約的差異縮小。

脫歐加上疫情
或重創英國經濟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數據顯示,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後,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已將1.2兆英鎊的資產從英國轉移至歐盟,同時,超過7,500個工作職位遷出英國,且有44家公司宣布在歐盟進行招聘。都柏林、盧森堡、法蘭克福、巴黎和阿姆斯特丹是相關工作職位和資產撤離倫敦的主要受益者。

《華爾街日報》指出,對脫歐支持者而言,脫離歐盟為英國創造許多優勢與機會,但離開歐盟單一市場,英國經濟也將面臨「新的未知處境」。

對英國企業而言,會感受到最強烈變化的,應該是與歐盟進行貿易的進出口商。雖然新海關申報和監管文書程序生效,讓進口到歐盟的英國產品不會遭到課稅,不過從全球各地進口原料、製成商品銷往歐盟的英國業者,仍須遵守原產地規定,這也導致日後跨境貿易受延宕或干擾的機率升高。

花旗集團最新報告指出,如此干擾可能加大傷害英國經濟,特別是在今年首季,並將持續到年底,加上肺炎疫情的影響,整個情勢雪上加霜。英國央行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只有四成英國企業高層表示他們已對今年正式脫歐做好準備。

目前,英國金融服務業的不確定性日漸升溫,例如專業人士資格不再自動獲得認定,出差到歐盟國家的商務人士也需要申請簽證,更嚴重的是英國多數金融服務公司自1月1日起,再也不能對歐盟客戶提供任何服務。◇

延伸閱讀
中國出現首例英國變種病毒
2021年01月01日 | 4年前
英國航班抵臺 1人發燒送醫
2020年12月27日 | 4年前
福斯主播:社媒正在「推銷」疫苗
2020年12月25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