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谷論壇 聚焦疫後光電產業新挑戰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對產業影響深遠,相關防疫「光技術」如防疫光電、光學感測、5G光通訊、自駕車、 Micro LED 等光電應用、前景可期。光電協進會 (PIDA)與逢甲大學26日共同舉辦「臺中光谷論壇 -光技術新發展如何形塑產業之未來」,聚焦光電前瞻技術矽光子、數位光學,及量子計算等先端科技,正在重塑臺灣科技產業面貌,產官學研應思索如何迎接挑戰。
「臺中光谷論壇」邀集臺灣各地光學、光電、機械、汽車電子、防疫電子等領域的產學研等共聚,分享光學領域的最新應用,加深產業跨領域交流機會。
主辦單位光電協進會董事長邰中和表示,臺中是光學產業重鎮,2020 年上半年臺灣精密光學產值超過403億,較前一年同時期成長1.7%。光學產業在疫情下仍維持產值水準甚至還有成長。這次透過臺中光谷論壇,希望能促進臺灣光學產業再度活絡與發展,打造下一個二十年的榮景。
光學公會理事長林泰朗指出,臺灣科技發展從早期IT產業的人才培育,之後從美國回流半導體人才,直到現在IC產業的蓬勃,都是從源頭打下基礎,他說,這也是印度想發展IC無法超越的優勢。他建議臺灣未來應發展加值型產業,且不能為了AI而AI;同時要回頭從硬體上著手,降低學子入門學習基礎科學的門檻,這將是未來臺灣科技發展的保證。
在《光應用發展》面向,工研院電光所溫士逸分享智慧光感測技術應用,經過光源控制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有效改善醫護人員休息與睡眠品質。
在《教育推廣》部分,邀請陸官教授兼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洪偉清分享偏鄉推廣科普教育經驗。他透露有一群大學老師不計代價,隨著他一步一脚印、自費投入,之後感動更多大學願意投入支援。106年新課綱納入實作,學會研發設計一套新型競賽模式,讓更多學子有機會投入科學探究,並從創意實作中引發自主學習。他說,透過物理教育推動聯盟,也成功連結大學、高中、博物館、民間團隊、企業組織,讓能量聚集能作為科學教育推廣最重要支柱。
臺中副市長令狐榮達出席表示,中部地區光電產業聚落,從上游玻璃材料、中游光學元件,到下游應用及相關周邊產業供應鏈完整。市府以具體行動支持光電產業在臺中發展,將持續落實「前店、後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