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正教昌盛 教堂、林立廟宇

西方社會在進入近代之前,教堂一直是各種人類聚集的中心,也是居民生活的精神重心。圖為位於意大利羅馬的萬神殿。(Getty Images)
西方社會在進入近代之前,教堂一直是各種人類聚集的中心,也是居民生活的精神重心。圖為位於意大利羅馬的萬神殿。(Getty Images)

文/蔡大雅

進入紀元的前後,遙遠古代的神祇隨著文明的沒落而逐漸淡出人類的記憶當中,而另一方面,中、外陸續出現幾個覺者。覺者們教人修煉向善,奠定未來理解正法的文化,他們的門徒創立了宗教,為其信仰的流傳奮鬥不懈,終於使這幾大正教成為社會的主流信仰。

歐洲教堂 構築城市的地標

基督教在傳出後,歷經300年的被迫害,終於在西元 313 年由羅馬君主君士坦丁發布《米蘭勒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的宗教,允許人民自由信奉。雖然後來即位的君主曾再度禁止基督教,但終是擋不住歷史的安排。

西元380年,狄奧多西大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且下令所有人都得改信基督教,自此基督教在歐洲社會的地位崇高穩固。在發現新大陸以後,基督教更傳布至美洲各地,成為當地的主流信仰。

西方社會在進入近代之前,教堂一直是各種人類聚集的中心,可以說,城市是圍繞著教堂逐漸向外發展起來的。在人們普遍以木頭、泥土為自己搭建簡陋狹小的房舍時,就已經用石磚或巨木建造神的殿堂,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材料,竭盡所能地興建和裝飾教堂,以表達人們對神的崇敬之意。教堂高出其他建築物許多,從遠處即可看見,是城市及鄉鎮的中心,也是居民生活的精神重心。

隨著教會組織的龐大與複雜化,教堂也逐漸區分出等級來。小堂/禮拜堂(Chapel)是最小的單位,由一位神職人員負責;聖堂/禮拜堂(Church)負責比較大的區域,有多位神職人員;座堂(Cathedral)是教區主教所在;「宗座聖殿」(Basilica)則是大主教的所在。

基督教在被迫害的期間,教徒只能在地下祕密舉行宗教儀式,那時是沒有教堂的。君士坦丁大帝讓人民自由信仰基督教,並帶頭興建教堂後,才使教堂如雨後春筍地出現在羅馬帝國的境內。

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越來越多,以前供奉其他神祇的神殿逐漸變成了基督教的教堂,例如羅馬的萬神殿(Pantheon)原本用於供奉羅馬諸神,後來改為教堂以供奉聖母瑪利亞,是至今保存得最好的羅馬帝國初期的建築。萬神殿的穹頂是個直徑約9公尺的圓洞,其結構經過二千年,至今仍為世界之最。每當陽光透過洞口照射進來時,整個神殿內充滿莊嚴光輝的氣氛,彷彿置身於神的世界般,沐浴在神的萬丈光芒裡。

隨著時間的累積,教堂的功用,從剛開始的單純作為神的殿堂,逐漸增加了其他用途。人們把死後上天堂的願望具體反映到對遺體的處理方式上。因為教堂是塵世中最接近神的地方,人們希望死後能埋在教堂裡或附近,以獲得神的眷顧進入天堂。於是,教堂成了停屍間和墳地。

今天到歐洲的古老教堂參觀時,經常會在教堂的地板上看到各式各樣刻著字或人形的石板,有的因年代久遠,被歷代訪客來去踐踏,已模糊不清了。這些石板其實就是墓碑,在每個刻字石板的下面,都沉睡著一個等待末世審判的人。還有放置在教堂側翼高起的石臺上的石棺,上面有的雕刻了死者生前的模樣,安詳地躺在石棺上,這通常是王室貴族或高級神職人員才有的待遇。

教堂內空間有限,後來的死者有的就乾脆待在教堂外面,因此也可以看到有些教堂四周插滿各個年代的十字架。因為它們的存在,使原本神聖莊嚴的教堂多了些額外的氣氛,鬱鬱蔥蔥,即使大熱天,教堂內外還是很涼快。

有些教堂外面的空地,逐漸形成市集,供城裡居民工匠、遠方來的商販和鄉下來的農人等進行交易買賣。沿革至今,空地美化為廣場,成為西方城市的特殊市容,而有些地方的市集也保留下來,成為每日或每週固定時日開張的露天市場。有些攤販甚至靠著教堂外牆落腳下來,低矮簡單的棚子從高大宏偉的石牆中突兀而出,形成極為特殊的景象。

這些小店鋪以今日的眼光看來純屬違建,但違建了數百年了,也已就地合法了。如今在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和海德堡聖靈教堂的外邊,還可以看到這些「百年老店」。

自古以來,人類為了表達對神的敬仰,一定使用當時最好的設計和材料來修築宗教建築。教堂的維修,更是歷代城市居民不吝付出的使命。即使經過戰亂的破壞,人們還是會在事後重修教堂,使之完好如初。只有少數例外情況,如德國柏林的破教堂,人們保留了它在二戰時被炸彈損毀的模樣,為了提醒世人戰爭的殘酷,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

中國廟宇 構築城市輪廓線

佛教在東漢時傳入,最初只在少數人中流傳,當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那長達數百年的紛亂時期,當社會動盪、戰亂不斷、人民不分貴、賤都受顛沛流離之苦時,自然而然會問自己:人為何來到世上?為何受苦?有什麼方法可以解脫、逃離苦難?

歷史安排此時的佛教給予人們合理的解答與脫離痛苦的希望。佛教開始在各個階層中興盛起來,上自帝王、后妃,直至平民、奴僕,在佛普度眾生的慈悲下,陸續皈依。

由於當政者的提倡,佛教發展極為迅速。在神州各地,佛寺開始被大量興建,佛塔這種外來形式的建築也因中國化而逐漸為人所接受。剛開始佛寺依循印度制度,以塔為中心,塔裡供奉著佛像。但塔的結構過於狹小,佛像無法居中而立,能進入參拜的人數也受到限制。於是就將佛像置於另建的佛殿裡,此外佛殿牆壁還繪上佛經上所述佛的修煉故事,以及天國世界美好殊勝的景象,對廣傳佛教起到積極的作用。慢慢地,佛殿的重要性便與佛塔並列,隨著佛教的不斷中國化,佛殿的重要性逐漸超過佛塔。

道教也是在東漢時期出現的,是以中國傳統的信仰為基礎而發展的本土宗教。到了唐朝,由於皇室姓李,又相傳是老子李耳之後,因此唐朝皇帝多信奉道教。唐人開放大度,對信仰採取相容並蓄的態度,除了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外,基本上是各個宗教的昌盛時期。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信仰,基督教則具排他性。

隨著佛教和道教先後在社會上地位的不斷提高,宗教建築的規格也逐漸和宮殿建築同等級。不論佛寺或道觀,占地面積廣大,多以建築群的形式出現,房舍多達上千間,建築格局和宮殿建築無異。有作為供奉神像的主殿堂,如同朝廷的正殿;有供修煉者修行生活的齋堂、講道解經用的法堂、藏經堂、客房、園林等。佛寺多了高聳入雲的佛塔;道觀則多以一條長道和外界連接。

佛寺、道觀往往在大殿牆壁上繪滿佛、道修煉故事中的場景、天國世界的神聖美好,以展示神、佛的慈悲與威德,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高低林立的佛塔,構成了優美的中國 傳統城市的輪廓線。(Shutterstock)高低林立的佛塔,構成了優美的中國 傳統城市的輪廓線。(Shutterstock)

在歷朝、歷代的宮廷裡,多建有佛寺或道觀,以供帝王、后妃朝拜。在宗教盛傳之時,佛寺、道觀幾乎遍布名山勝地,及各地鄉邑、城市。除了官方帶頭興建外,民間也競相建廟或捐贈私宅改建為寺觀。

宗教建築不僅占居城市的重要地點,更遍布在大城小鎮的每個角落。在全盛時期,甚至每個居民小區裡至少都有一座佛寺或道觀。高低林立的佛塔,構成了優美的中國傳統城市的輪廓線。◇

延伸閱讀
江西迫教堂用習近平像取代聖母像
2019年12月02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