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霜害精進技術 長春茶獲肯定

福壽山高山茶區與遠山近樹渾然天成自然景觀。(記者朱孝貞/攝影)
福壽山高山茶區與遠山近樹渾然天成自然景觀。(記者朱孝貞/攝影)


民國69年,天仁茗茶提出開發茶場計畫,退輔會就找了吳振鐸博士、茶改場、農林廳、比賽得冠軍的製茶師傅,在陳金地經營的茶園(大禹嶺105k茶園)採300多芽試做茶。福壽山終於在民國72年生產首批茶葉,由主任委員鄭為元將軍命名為「福壽長春茶」。

福壽山產銷輔導組副技士游永欽於民國77年來到農場,他說開始茶園種植面積8.7公頃,產量不到5千斤,以武夷、鐵觀音、青心烏龍3個品種,保持原始森林風貌。最早環境是原始林很多,茶園茶樹比較少,後來慢慢茶園茶樹變多。

高山茶管理不易

茶樹不怕冷不怕下雪,高海拔茶樹有抵禦寒冷的本能,會增加葉片厚度以抵抗寒冷,以致高海拔的茶樹生長緩慢。但高海拔的山區日夜溫差大,晚上溫度下降後茶葉的表面會結霜,第二天太陽一出來葉面的霜遇熱急速溶解,葉面經過冷縮熱脹後,茶葉表皮容易裂開枯掉。經霜害的茶葉會有硫磺雞蛋味賣相差。所以福壽山農場在茶園設置大型風扇克服茶葉結霜的問題。

不只要克服自然天候問題,還要精進製茶技術,福壽山的茶在出名前走過一段坎坷的路。福壽山農場銷售部經理謝雅莉說,到了民國90年初期,台灣茶廠往大禹嶺、杉林溪買茶,當時農場面臨庫存量很大的壓力。對此,台中市茶商公會理事長杜西銓的看法,20多年前天池的茶不會做很輕的發酵,以致茶性表現不出來。

民國96年農場改變早期的重發酵製茶策略,改做濃香型的茶,突顯出福壽長春茶特色後才獲得肯定,謝雅莉笑說,現在連大陸茶商都來農場包茶,農場的茶常常不夠賣。(記者朱孝貞)◇

延伸閱讀
休閒小站中鏢 源頭確定天仁
2015年05月06日 | 9年前
榮民遺產繳庫 21年達131億元
2014年09月11日 | 10年前
退輔會:中榮將提供扁醫療支援
2013年04月24日 | 11年前
生龍子領麻油 企業捐萬瓶催生
2012年08月01日 | 12年前
群峰環繞福壽山 種得高山好茶來
2012年06月03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