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未歇 資誠給台商三個建言

【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

美國正式於10日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課徵25%的懲罰性關稅,由於台美中貿易關係密切,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提出三大建言,依客戶及市場需求重新佈局、從單純代工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以及調整供應鏈與價值鏈並運用關稅工具,是台商三大自保之道。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指出,台資企業已成為中美貿易戰的重大受災戶,主要原因是有眾多台資企業利用大陸生產,銷售美國客戶。但這個傳統的「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美國」的商業模式,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嚴重威脅。

曾博昇觀察,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台資企業深刻體會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變革,積極進行供應鏈調整與市場重心轉移,包括增加台灣及東南亞的製造佈局,或是分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強開發歐洲、大陸或東南亞等市場。

他舉例,許多台資企業便接到終端品牌廠要求將產能移往東南亞地區的要求,在美國品牌業者積極分散風險的大趨勢下,能提早做到分散生產基地的企業,便能穩定訂單。

曾博昇指出,外在大環境變數不斷,企業若繼續複製低成本的生產模式、以低價作為自身的競爭力,在未來的時代將容易被淘汰;再加上全球稅制改變,使企業想藉由轉移生產基地達到降低成本更加困難。

資誠建議,隨客戶及市場需求重新佈局,台資企業應加速從單純的代工(OEM)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的設計代工(ODM),甚至應該早於品牌廠的腳步看到市場變化趨勢,致力提升自身技術含量及競爭力。

曾博昇建議,台資企業應持續隨客戶及市場需求重新佈局,在價值鏈的策略思考上,進行成本效益試算,及供應鏈及價值鏈調整的評估分析,思考構面包括關稅、財務預測、供應鏈、人才、技術、產線、資金、物流等。

另外,他說,企業也必須考量無形資產的配置、利潤分割法的適用、TP政策的調整和常設機構等稅務議題,以降低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同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
美中對峙 謝金河:台商轉型契機
2019年05月08日 | 5年前
川普鍥而不捨 終迫陸列管芬太尼
2019年05月07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