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物種 「金門鐘螺」登上國外期刊
金門蜿蜒曲折多變的海岸地形,孕育生物多樣及稀有性。近期有一新物種「金門鐘螺」在烈嶼鄉被發現,此發現還登上國外期刊。另外,金門的「綠葉海蛞蝓」則是亞洲地區首筆紀錄。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105年委託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進行「烈嶼潮間帶生態影像拍攝及撰稿」案,此次調查成果總共在烈嶼地區發現286種潮間帶生物,其中近40種在台灣從未有任何紀錄,並將該成果出版於《烈嶼潮間帶生物資源》一書。
發現的新物種之中,學名「Calliostoma hungi Huang & Fu,2019」的新鐘螺為世界首筆紀錄,分類於軟體動物門、古腹足總目、鐘螺科、麗口螺屬,種名「hungi」是發現者洪清漳的拉丁文姓,「Huang」和「Fu」則分別代表鑑定物種的台灣學者黃式毅與傅譯鋒的姓氏。洪清漳為該物種中文命名為「金門鐘螺」。
金門鐘螺外殼堅固且呈金字塔形,最高可達8公厘,殼高等於直徑。前2個螺紋為米色和粉紅色,其餘部分為深紫色至淡紫色,金黃色至象牙色,間隙內有強褐色線狀,臍帶表面呈虹彩狀。螺旋雕塑由緊湊的圓形珠狀組成,縫合線十分獨特。
因該物種甚小,顏色鮮豔美麗,色彩和棲地環境相似,如不細看很難察覺。因調查成員每天於退潮時間,不畏辛勞進行調查和紀錄,陸續於烈嶼鄉貴山及后頭均有發現金門鐘螺。107年標本經送交台灣學者黃式毅與傅譯鋒鑑定,並於108年2月發表於國外期刊《VISAYA》。
受訪時,洪清漳表示,他從小就愛觀察潮間帶生物,曾經夢想有朝一日能發現新物種,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60年後的今日終於圓夢。他還說,每發現一個新物種,就代表金門的生態多樣性就更加強一步。
罕見「綠葉海蛞蝓」 亞洲首筆紀錄
綠葉海蛞蝓,顧名思義,乍看之下就像一片潮間帶中的綠葉。靜態時,擬態似藻類的藻體,若不細看無法察覺牠的存在。
綠葉海蛞蝓最特別處,即牠們會以齒舌穿刺吸食藻體內的細胞,並將吸取的葉綠體儲存於體內的消化系統中;牠們將吞噬的葉綠體轉為自體細胞,因此綠葉海蛞蝓只需要在幼體階段覓食藻類,經消化後體色逐漸轉變為鮮綠至墨綠色,成體即可利用體內儲存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無須規律性的補充食物,也能藉由光線和二氧化碳來進行補充能量與體力,長達10至12個月不必覓食仍能存活。
綠葉海蛞蝓於金寧鄉潮間帶上被黃秀婷所發現,在此前,該物種僅在美國東岸有發現,亞洲地區沒紀錄。除了稀有外,還有一點特別的就是,在白天,一般海蛞蝓非常怕強光照射與炎熱,會潛入沙中或躲藏於礁岩石縫間,綠葉海蛞蝓則不畏光熱,反而很享受日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