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里長伯 守護鄉里使命必達
電影「超人」中,每當危急時刻,超人總是及時趕到,幫民眾解除危機。現實生活中,台東市也有一位被當地里民比喻為超人的里長林彥甫,里民形容他不但哪裡有需要就立刻去哪哩,有時服務甚至還超過公務範圍,讓里民感謝不已。而這位「超人里長伯」,只是一位七年級的年輕人。
身高超過1米8,林彥甫體格壯碩溫文有禮,雖然是菜鳥里長,為民服務卻做得有條有理,原來家裡有個連任5次里長的母親陳雪貞,當他的首席顧問,而且雖才上任4個多月,實際已服務了 1年多,「因為媽媽身體不好,我回來後就幫著她做。」林彥甫說。
林彥甫國小5年級時,陳雪貞就開始當里長了,這一做就是20年,「我從小就看著媽媽在外奔波,為里民服務」,生長在單親家庭,媽媽又常不在家,林彥甫說小時候甚至有點難過,覺得媽媽對里民甚至比對家人還好。
記憶中每逢颱風天,常常等風剛小一點,陳雪貞就跑去外面巡視災情,林彥甫說,「颱風天我幾乎看不到母親的臉,只看到她穿雨衣的背影。」、「她認為這是非常時期,是里民最需要她的時候,所以她的精神緊繃,沒辦法休息。」
母親把里民當親人般照顧的精神,也影響了兒子,「她從來沒教過我什麼,但我好像不知不覺就變得和她一樣,堅持我們當里長的初衷,就是達成使命,照顧里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成立關懷據點
民族里有700多戶,65歲以上長者約佔4成,林彥甫說,這些都是母親掛心的長輩,「她要我經常去關心他們,能為他們做點事情更好。」
「我後來思考,媽媽身體不好,我知道要回來陪伴她,這些長輩應該也有同樣的需求。」結果林彥甫發現,當他用孫子的心態去關心這些長輩的同時,竟很微妙的感受到親情,「好像從小在家裡欠缺的,在外面反而找回來了。」
林彥甫說,母親提點他,「當里長不只是做表面一些基本公共設施,而是要將心比心,民眾才能感受到我們的用心和關心。」因此他跟藥師公會合作,籌設了里民關懷據點,讓長者生活增添樂趣。
自律約束 使命必達
林彥甫自小就有鍛鍊身體的習慣,成長中每天再忙也不中斷,他說,「就是用意志力堅持,如果做一件事情做一點就放棄,那就不會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這個堅持到底的態度,讓我在物流公司工作時蠻吃香的。」
這種精神展現在服務上,也備受里民肯定,「很多事情即使不能馬上處理,我堅持第一時間一定趕去現場關心,讓民眾感受到被重視,這也是將心比心。」林彥甫說從母親做事的態度看到這個特質,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複雜事 獨立思考判斷
里民事務異常繁雜,要在繁複當下快速理出頭緒,需要冷靜分析理性面對,林彥甫也從母親身上學到「下結論前先思考判斷一下」的處事態度,他發現,「有自己的是非判斷標準,就不會盲從或人云亦云,這對現在的年輕人是很重要的。」
林彥甫認為,現代資訊過於發達,如果缺少中間判斷的過程,會產生一個大問題,「就是聽了或看了什麼,就直接接受,沒有自己去挖掘真實的東西,停留在表面訊息,就很容易被帶動。」
服務中含教育 轉變里民觀念
林彥甫記起這樣一件事,「有天買早餐時,一個奶奶帶著孫子也買早餐,她把孫子放在門口就進去了,結果孫子突然往馬路上跑,在快車道前被我及時抓住,這時奶奶才趕過來罵孫子說你怎麼亂跑。」林彥甫心想,這不對吧,是奶奶沒把孫子帶好,「我覺得這就是觀念問題。」
服務過程中,林彥甫發現有些糾紛其實是里民錯誤的觀念造成的,溝通時「我先聽他講,也會幫他處理,但也會適時給他一些正確觀念和建議,我處理事情不是考慮當下有沒有做好,而是希望後續不對的事件不再重覆,才是完美落幕。」
母子連心 盡心盡力照顧一方鄉土
不過林彥甫也坦承,「有理說不清的情況還是常有的,難免有點鬱悶」,此時,陳雪貞就發揮功能,「我就當垃圾桶,畢竟20年來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不管合理或不合理,都需要智慧去面對。」而每次母子兩人交流後,都會得到一致的結論,「這個環境就是我們守護的地方,無論如何都有責任做好,不能放棄。」
看到兒子忙得手臂受傷,陳雪貞既心疼又自豪:「可能兒子是想超越我。」林彥甫則說:「我不是為了證明我比媽媽厲害,我是想證明陳雪真的孩子,可能辦事能力沒像母親那麼強,但至少做事情的態度和精神是一樣的,我是抱著回饋的心態在做。」
里民林小姐說,林彥甫讓人感覺溫暖又踏實,而且對長輩畢恭畢敬,母子幾乎一個樣。林小姐還高興的說:「不只是里民,他對任何人都好,好像傳統社會裡的那種精神在年輕人身上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