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更多外部壓力 中共才會改革
經濟專家表示,中國的國企、私企都在自動遵循黨國的利益,這是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本。即使美國能夠監管中共本身作出的承諾,中共也不能保證它的相關實體不會這樣做。
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 週四(2月28日)召開聽證會,邀請 6 位專 家出席。哈佛法學院的教授史汀生(Henry L. Stimson)與伍人英(Mark Wu)提出了中共管理和控制經濟的完整架構——「 中國公司 」。
伍人英表示,中國的公司無論是國營或私人、在國內或國外,都在這個「中國公司」構架下運作,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公司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跟隨黨國的利益」,這是「中國公司」問題的根本。
就中國過去5年市場環境是否改善的問題,伍人英表示,就投資限制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他提醒,在分析中國開放趨勢時,要牢記:
一、中國的投資限制只會在中國市場已經成熟、中國企業已經具有競爭力或中共的市場改革工作停滯不前等情況下才會減少。二、中國仍然是大型新興經濟體中的異類,外國公司在中國受到的限制仍明顯高於巴西、印度、南非、阿根廷和越南。在G20國家中,中國只能跟印尼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比。三、未來中共可能會取消市場限制,但中共設置過渡期只是給中國企業提供適應外企競爭的緩衝期。
中共可能透過實體規避承諾
對於美中貿易談判,伍人英提醒,即使美國能夠監管中共本身作出的承諾,中共也不能保證它的相關實體不會這樣做。
伍人英解釋,「換句話說,中國公司構架為黨國提供了各種非正式機制,即使沒有黨國的正式指令,它們也可以間接實施損害美國公司的特定產業政策。」「如此一來,一方面讓中共自訴清白,而另一方面它仍在繼續做它想要的。」
伍人英建議,美國需要認識到,中共的經濟構架不太可能在短期內主動拆除。
「考慮到中共面臨的經濟和社會壓力,若發生重大的政策錯誤,這些構架有可能最終自行崩塌」,但伍說明,目前這個結果還太遠,現在「若沒有更多外部的關稅或其他貿易壁壘,就不太可能迫使中國(共)進行深層結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