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金姑帶路 生態保育產業正夯(上)

初夏的中台灣賞螢之旅,點點螢光林間飛舞,宛如天上螢河,美不勝收。(中興大學提供)
初夏的中台灣賞螢之旅,點點螢光林間飛舞,宛如天上螢河,美不勝收。(中興大學提供)

文/記者黃玉燕

清澈小溪、淙淙流水,入夜流螢閃爍;台灣正悄悄興起一股田園熱,「賞螢」不再是小眾旅遊,許多父母帶著小孩參加,旅宿業者也配合推出了專業解說及固定導覽路線的觀光旅遊計畫。不破壞生態,學習關懷生命成為其重點。面對氣候的改變,不論官方或民間,永續發展的「自然保育休閒觀光事業」已吸引許多相關人士投入。

3年不點燈 大雪山螢河找回商機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欲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土虱嫂,日頭暗尋無路、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這首民謠描寫的是台灣早期農村中,入夏後來得又急又快的西北雨景象。但照路的「火金姑」消失了,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山林的濫墾已付出慘痛代價。

為了復育螢火蟲,台中市和平區大雪山社區休養生息整整3年。除了把路燈全關,居民晚上必須摸黑回家外,在靠近螢火蟲步道上的住家還用黑紙糊窗,不讓光線透出去。民國93年,大雪山社區以全新姿態出發,成為大台中最早有計畫復育螢火蟲成功的景點,為了永續發展,社區進行總量管制,限制上山人數,現在林間繁星點點如天上螢河,阿公兒時的美景終於回來了。

位於海拔1千公尺的大雪山社區,清晨籠罩在薄霧中,相互邀約的老農、村婦與返鄉的年輕人,帶著掃帚、鐮刀,開門向賞螢區走去。這是大雪山每週一的「社區日」,居民自發地參與環境清理。因為大雪山雖以高山農產、櫻花鉤吻鮭、觀星沒光害等誘因吸引大批遊客上山,帶來生計,但卻也留下了垃圾,因此居民決定一起動手解決問題。

「把自然還給自然。」大雪山社區發展協會李呈琿提到,長期無限制的開發與觀光,山上農民曾因種植甜柿、梨子,大量噴灑農藥與殺蟲劑,讓蟲魚鳥獸幾乎滅絕。921地震後,路斷了,投資的民宿、果園全泡湯,「未來要怎麼走?」經過冗長的討論與激辯,居民們有了「生態保育社區」的共識,但「如何把消失的田野找回來?」才開始考驗著居民的決心。

帶頭鼓吹社區意識與生態復育的李呈琿和居民一起整理出「大雪山社區公約」。首先是禁用農藥與殺蟲劑,改以人工除草,草叢保持30公分高,讓幼蟲有棲息地。村中老少被要求接受生態教育訓練,進而了解珍惜大雪山豐富的生態環境才是社區最大的財產。3年後,誠心喚回了大自然,如今大雪山上螢火蟲有近30種,孩子有機會享受老一輩兒時的生態美景。

低成本高獲利 賞螢收益上看6億

 有了大雪山社區復育成功的案例,公部門及企業也計畫跟進。台中市觀光局長張大春提到,知名企業飛利浦贊助低光度不干擾螢火蟲的LED燈,在大雪山社區開闢全國第一條螢火蟲步道,同時市府也選定大坑「中正露營區」,作為下一站復育螢火蟲的生態區。張大春表示,「螢火蟲復育工作,相較其他工程在預算上低廉許多。只要少用藥、少光害、少汙染、有乾淨的水草,就可讓螢火蟲孵化成長,復育工程1年只要15萬元。」他說,「現在園區內一次可容納約300多人,假日親子團很多。」

 台中經營「賞螢」版圖,一路從大坑、新社、東勢,攀升到海拔上千公尺的大雪山森林,共花了10年時間。如今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帶動山城的龐大商機。4月分就主打「賞螢」行程;張大春說,「若以每人賞螢消費千元計算,再包括吃、住與交通,及其他套裝行程,20萬觀光人次,實際上可產生的經濟效益,至少上看6億元。」◇

延伸閱讀
大坑九號步道請吃粥 市長讚志工
2015年05月03日 | 9年前
植樹節前夕 樹王籲企業種樹
2015年03月09日 | 9年前
春遊大雪山 自然森林寧靜悠遠
2015年02月06日 | 9年前
大坑春櫻先綻放 濁水巷週末交管
2015年02月05日 | 9年前
秋高氣爽 新社花海7天破50萬人次
2014年11月14日 | 10年前
台中國際花毯節 挑戰300萬人潮
2014年11月04日 | 10年前
螢火蟲的光明
2014年09月22日 | 10年前
雪谷纜車列重大工程 106年動工
2014年09月21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