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定位 專家:往後實質往來是關鍵
兩韓峰會正式揭幕,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指出,由於雙方本來就預期到該會將受到全球媒體關注,因此各項儀式象徵及庶務細節,都全力以赴爭取修潤本身國際形象的機會。
張競分析,平壤明顯是有意透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和平之家簽名留言,強調其歷史開創性,同時再運用與幼童合影,消弭北韓好戰形象,因此整體公關策略來說,平壤實力確實不可輕視。
張競更強調,高峰會必須是「成交才能成局,成局才能成行」,所以能夠達成的協議,早就在會前議定,雙方領袖則是依據議定腳本過場演出。
其實在相當程度上,兩韓這次的會談有盡在不言中之「一韓共表」,儘管未見得能夠在可預見之未來促成統一,但卻可以透過「一韓各表」公式操作詮釋空間,削弱各方強權對於朝鮮半島的影響力。
張競提醒,兩韓此次是第三度高峰會,但是由於雙方在經貿與社會往來上缺乏堅實交流基礎,所有高峰會都是仰賴主政者主觀強烈政治意志達成,向來缺乏支持持續發展關係的客觀需求,所以前兩次高峰會後,才會有無以為繼的現象。這次高峰會後,能否產生帶動實質往來關係發展,可能才是判定本次高峰會歷史定位的準繩。
張競坦言,兩岸與兩韓對比,民間往來雖然屢次受到台灣內部政治情勢變化,產生打擺子般地冷熱交替影響,但是兩岸關係客觀基礎仍遠比兩韓為佳,這亦是決定未來歷史發展最關鍵因素。兩韓峰會是雙方領袖要創機造勢,而兩岸雙方只要順機用勢,就會獲得比兩韓更理想與穩定的和平環境。
最後張競表示,若是期待兩韓透過峰會就能底定全局,解決所有困境與挑戰,這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但是兩韓之間能夠獲得諒解與互信,就自然會壓縮強權藉機操弄的空間,要當棋子還是棋手,就是看本身能否有開創歷史的勇氣,兩韓峰會雖不可能讓兩岸師法,但卻不能否認其確實能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