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兒虐 專家:需整合檢警法政醫

長庚醫院舉辦研討會,邀請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分享美國兒虐案件經驗。(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舉辦研討會,邀請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分享美國兒虐案件經驗。(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兒虐事件頻傳,長庚醫院自去年11月起,撥款擴大保護兒少工作,昨(24)日在林口長庚醫院舉辦「讓證據說話 看神探為受虐兒伸張正義」研討會論壇,邀請專家李昌鈺分享家暴刑事辦案經驗,希望國人更加關注兒虐議題。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說,全國兒少虐待及疏忽通報案例逐年上升,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為5.9萬人次,兒童因虐待疏忽而死亡有155位,開案數為4,138,開案率僅7%。此外,去年1至10月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通報疑似兒虐及疏忽中重傷害與死亡者約141人次,能代為提起獨立告訴者僅有4位,不到3%。

他表示,兒虐案件困難度,對於人證而言,相對人否認、家人隱諱、受虐兒陳述能力差,人證常常等於沒有;醫護人員沒有接受刑事司法教育,不一定能立即辨認兒虐傷勢,也缺乏保存物證的機制,所以物證經常是匱乏的;通報社會局,等到刑事人員介入,但是通常都是一段時間以後,現場證據早就破壞或消失了。

李昌鈺表示,「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件兒童虐待案,當中很多是毒癮、性侵、施暴等虐待,在不正常環境影響下,兒童的心理、生理都會受很大影響,成長後容易有類似行為,成為加害者,受虐者變加害者的歷史不停重演,整個社會將變得很不安全。」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說,美國的教育系統、公權力方式跟台灣不同,美國一發生虐兒案件,將強制隔離,但是台灣比較人情化,沒辦法馬上隔離,很多家長認為我是管教孩子,並非家暴他。

李昌鈺強調,兒虐案件是多層面,不能只依賴醫療機構或警察機構,需社會整體的警覺,因此需要整合醫護、警政、社政、法政,一同為兒虐保護努力。

夏紹軒說,希望藉由研討會讓第一線醫療人員、社工有司法刑事觀念,對於兒虐能快速辨認,對傷勢紀錄可以完善,給予受虐兒早期保護,醫院對於受虐兒要有保存證據機制,司法人員能在第一時間介入協助蒐證、勘查現場、提供專業意見。◇

延伸閱讀
醫病關係更和諧 醫師保險不能少
2018年04月19日 | 6年前
台灣結核治療新突破 登國際期刊
2018年03月20日 | 6年前
基隆長庚探偏鄉 照護宜蘭小選手
2018年01月29日 | 6年前
陸流感肆虐 醫生病倒藥房斷貨
2018年01月12日 | 7年前
借用捷運基金 柯:內部財務調度
2017年12月2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