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研發的「無人駕駛清潔車」說起(上)

⊙顏丹

近日,有陸媒報導稱,從今年3月20日起,在上海松江誕生的全球首支無人駕駛清潔車隊開始「在當地產業園區道路上進行深夜試運行」。在影片中可看到,一輛無人駕駛清潔車「自動甦醒,並從停車位緩慢出發」,然後「獨自完成一系列清掃動作」,「最後,回到出發點,自動停入車位」。

據介紹,這支車隊是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於清潔環保領域的產物,由上海一家智能科技公司自主研發。該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清潔車的所有傳感器改裝總成本僅在30萬元人民幣」,而「全國道路清掃的費用已經接近兆元」,「目前的環衛公司60%以上是人力成本」;因此他認為,「如果能普及無人駕駛清潔車,將節省一筆很大的開支」。

靠人工智慧來節省人力成本,這種理念真的適合如今人口基數龐大、且勞動力粗放、密集的中國?就在新聞的下方,有人發文稱,「30萬基本是一個環衛工人10年的工資」;「接下來環衛工人怎麼辦?」而這樣的問題同樣適用於在上海出現的另一款人工智慧產品——「無人銀行」。

陸媒報導稱,「沒有櫃員、沒有保安、沒有大堂經理,國內第一家無人銀行橫空出世」,「走進銀行,只有智慧櫃員機、VTM機(Virtual Teller Machine,遠程視訊櫃員機)、外匯兌換機等金融服務與體驗設備」,「所有業務辦理完全由客戶自助操作」。由於「銀行承擔了龐大的人員開支」,「以機器人取代傳統人工服務,能有效降低銀行的經營成本,特別是人力開支」。

對於這個「無人銀行」,我們同樣要問,那些被節省出來的勞動力又將何去何從?要知道,整個國家不是只有金融服務這一個領域,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不是以銀行能節省人力成本為必要條件的。站在僱傭者的角度,可以說是「節省人力成本」,但要站在被僱傭者的角度來看,那就得叫「失業」。

加之中國的銀行基本都屬於國有企業、紅色資產,不少員工都是在繼承父輩衣缽以及「拚爹」的優勢下,才能捧到這樣的鐵飯碗、金飯碗。節省這樣的人力成本,無異於要奪走人家世代沿襲的飯碗,這些人能爽快的答應?其實於環衛工人,亦是同理。他們的收入雖比不了銀行工作人員,但既無學歷、又沒什麼積蓄的現狀以及身處在社會底層的境遇,或更容易讓這些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的人變成社會不穩定因素。(接下文)◇

延伸閱讀
失業勿成失樂園 憂鬱防治悠活道
2018年03月29日 | 6年前
高材生畢業找不到工作 踹母出氣
2018年03月11日 | 6年前
最強風雪虐中國 56萬人受災10死
2018年01月05日 | 7年前
情緒不好 壓力大易甲狀腺亢進
2017年10月27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