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 澳新書《無聲的入侵》揭中共滲透
編者按:《無聲的入侵》(Silent Invasion)一書由澳洲查爾斯特大學的公共倫理學教授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所著,由於書中以詳盡的例證揭示了中共滲透澳洲的程度和範圍,它的出版過程一波三折——先後被3家出版社以擔心中共鼓動濫訴行動為由撤稿、拒絕出版,也因此受到媒體和政府的廣泛關注。澳洲聯邦議會的全國安全委員會曾推動議案保護此書的出版並免受起訴。出版商Hardie Grant最終於2月26日出版發行了這本書。本文將書開篇的摘要部分內容做以下翻譯,以饗讀者。
2002年8月,澳洲媒體興奮地報導說,通過激烈的競爭,澳洲一家財團剛剛獲得了一個向廣東省提供天然氣的訂單契約。時任總理霍華德宣布簽下這個250億的契約是與中國密切合作的成果。當時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報導說,「作為澳洲最大的單一出口訂單,他們表示興奮。」
儘管澳洲人自己祝賀自己,但事實上澳洲被北京玩弄了,因為從那以後澳洲一直在付出代價──受到中共的滲透和干預。
時任雪梨中領館政治官員的陳用林密切關注過這件事。他後來披露,廣東省政府原本準備與印尼簽約,因為印尼的價格最低,但後來北京的中共中央下令要將這筆生意給澳洲做。
陳用林說:「他們認為澳洲非常重要,當時澳洲已經完全轉向親美,所以他們認為應該用經濟手段把澳洲拉攏回來。」
從那之後北京就一直「用經濟手段引導澳洲」──畢竟霍華德拒絕與達賴喇嘛會面,北京也給了澳洲250億的訂單。
2002年的天然氣交易在澳洲開始了一股「中國是我們的未來」的熱潮,如今這個說法正在精英階層的思想中占據主導地位──正如北京計畫的那樣。
中共在澳洲的「第五縱隊」
中共的經濟治理手段之一是,對令其不滿的國家發出嚴重但卻模糊的經濟威脅。然而不幸的是這方法可以奏效,因為有些政府往往相信這些威脅。
在澳洲,中共的威脅被一個由企業界人士組成的「第五縱隊」(在內部進行破壞,與敵方裡應外合的團體)放大,該縱隊是隨著雙邊經濟關係發展起來的。許多商業精英們不知不覺地去感激外國政府,並從內部破壞澳洲主權。這些商業領袖和他們的顧問穿梭於兩國之間做交易、交「朋友」。他們讓自己表現出「為國家利益」著想,但澳洲的「國家利益」與中共利益相一致地巧合並沒有那麼多。他們可做的選擇因受北京的迷惑而減少。
除此之外,我們對經濟壓力如此敏感還有一個更為廣泛的原因:受到自由市場思維的巨大影響,其不言而喻的假設是經濟必須先於一切,包括我們的自由。
中共一再淡化或迴避自由的重要性及自由受到的威脅,甚至他們堅稱經濟增長是保證自由的最好方式,這就好像「金錢可以買法治而不是腐敗」的說法一樣(不切實際)。在他們的全球主義商業世界觀中,國家主權逐漸成為過去式。正如澳洲一位高級官員嘲諷地跟我說過:「(現在)誰還在乎血統?」
中共的影響力被誇大
確切地說,是我們對中國經濟具有依賴性的想法使中共對澳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例如一個普遍的認識是,只有澳洲與中國保持密切的經濟關係才能使我們擺脫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儘管中共除了繼續向澳洲購買促進其增長所需的鐵礦石和其他資源外,並沒有為澳洲做任何事情,但普遍的看法是澳洲欠中共的,許多中國人也這麼想。
澳洲人異想天開地認為澳洲在中共面前比較脆弱,這削弱了拒絕讓共產黨在澳洲日漸加大其影響力的決心。北京不斷提醒:一個持續健康的經濟關係取決於良好的政治關係。但只有當澳洲符合北京的願望時這種良好的關係才得以保證。
研究中國政治的非營利機構China Matters的成員雅可布森(Linda Jakobson)承認,「中國的每一位資深商人都與(共產)黨有密切聯繫」,但這就是中國的情況。她還斷言,如果沒有中共的投資,澳洲其實會減少在醫院和學校上的花費。
2017年雅可布森在與季北慈(Bates Gill)撰寫的書中說,中澳關係複雜而微妙,以至於他們很難對任何問題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們承認在移居澳洲後,驚訝於這個國家對中國(共)的無知程度。在澳洲,公眾,甚至許多所謂的專家都無法把握這種複雜性和微妙性,因此評論和建議最好留給那些像他們那樣真正了解中國(共)的人。
「中國是我們未來命運」的想法實際上是商業利益者和以中國生意為生的人們所誇大事實的說辭。讓人們對中共有更多的了解是這本書的目的。但「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中國(共)的世界裡」的觀點是一個陷阱,其實我們並沒有,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而多元的世界裡。除非我們自己這樣選擇,我們才會生活在中國(共)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