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也有衛生紙之亂 蔣經國孫運璿如何抗漲?

【記者吳旻洲/綜合報導】

近來因衛生紙醞釀漲價,竟引發民眾搶購囤貨,造成賣場內衛生紙銷售一空。其實早在45年前國際出現石油危機時,也曾導致台灣民生必需品物價飛漲,讓民眾苦不堪言。不過所幸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與經濟部長孫運璿發起「穩定物價十一項措施」,才順利穩定物價,堪稱經典救危大戰。

1973年10月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接近12美元。導致當年台灣物價也跟著飛漲,嚴重衝擊經濟。

當年因為國際物價波動影響,早在6月就已有物價上漲的苗頭,已對許多軍公教人員與低收入家庭產生衝擊,因此前總統蔣經國便在6月時通過了「穩定物價十一項措施」,下令運用財政及金融政策,達到穩定物價的目的。

蔣經國也宣布減少政府的支出,公用事業年內不漲價,都市土地現值暫緩公告,並加強物資調節,規定進口的小麥、黃豆均由政府平價供應,還設置「平準基金」,貼補差額;而各種重要物資,由經濟部國貿局主動協助公民營貿易及企業機構增加進口,限制採購地區也暫時解除;並規定民生必需品,於必耍時可以限制或暫停出口。

此外,對於民生必需品,例如麵粉、黃豆油、豬肉、棉紗、水泥、鋼筋、平板玻璃、液化瓦斯等15項民生用品,都採價格限制,物價不能超過政府規定的價格,否則依法取締。

不過,到了9月時物價仍然持續上漲,其中日常生活中最大需求的衛生紙,竟帶頭漲價,舒潔衛生紙的批發價,由每箱36包的390元飆漲到460元,零售價則從每包10元漲到14元;五月花衛生紙由一箱由360元漲到410元,最便宜的金貓牌衛生紙,零售由每包6元小漲到7元5角。

取消設廠限制、日用品停止出口及開放進口

在社會一波「漲聲」之中,國貿局為了穩定物價,從10月開始全面開放日用品進口,並不限制採購地區,民間婦女團體也發起「少買少用」運動,呼籲不要盲目搶購,物價上漲只是不法商人藉故哄抬而已。全國商業總會、台灣省商會和台北市商業會等一百多個工商團體則是開了穩定物價座談會,並簽訂不哄抬價格的自律公約。

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則在10月8日出面喊話說,根據調查,國內的生產能力毫無問題,所以這波日用品漲價,並非因為供需失調,而是「心理因素」,有少數投機份子在哄抬價格、囤積居奇,也因為部份消費者誤聽謠言,盲目搶購、儲存所造成。

蔣經國10月9日也在立法院表示,「囤積居奇是趁火打劫的行為,危害國家社會,也危害民眾利益,政府絕不容許這種現象存在。」他認為,日用品漲價「人為因素大於經濟因素」,政府已掌握大量民生必需品,可充份供今年甚至明年的需求;法務部也誓言厲行檢舉,依法嚴予偵辦。

當年萬物齊漲 起因竟出自衛生紙

到了10月中,蔣經國在行政院會作出四項決定,第一,必要時取消限制設廠之一切措施;第二,出口之日用品,如國內缺貨者,立刻停止出口;第三,日用品開放進口,對採購地區不加限制,最後是,原8日已公布的協議價格若有偏高情形,工業局將就其成本及利潤詳細調查與調整。

經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到了10月下旬,物價終於回復平穩。11月12日,蔣經國對物價大漲的抑制過程有感而發表示,「我們固然要把握大的原則,但小的事情也不能忽視,忽略了小的問題,就會成為大的問題」。他強調,這波日用品的漲風,誰也沒想到是由價錢最便宜的衛生紙所引發的。

由於當年日本也曾陷入萬物齊漲、民眾瘋搶的情況,當時台灣很快遏止了漲風,但日本卻還在如火如荼地漲價,蔣經國12月時表示,「最近有些日本觀光客,離開台灣時,還買衛生紙回去。」

抑制物價 專家:別盲目跟風

針對目前全台延燒的衛生紙漲價風波,公平交易委員會今天(27日)邀業者喝咖啡,處長張恩生表示,以目前市場情況是透過媒體傳達出漲價訊息並造成搶購,絕對、可能、已經觸犯聯合行為了。而對此,公平會已經啟動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力、密度來調查,要了解市場狀況及發展情勢。

有專家就指出,由於民眾有「預期心理」認為衛生紙會漲價,才會引發滾雪球效應,即使原本沒有想搶購衛生紙的民眾,但在看到別人在拚命搶購衛生紙時,心裡就會有「不跟著搶會買不到」的心態。

延伸閱讀
衛生紙搶光光 賣場3月中前不漲
2018年02月25日 | 6年前
立委問兩蔣貢獻 兩部長拒作答
2017年12月11日 | 6年前
衛生紙丟馬桶 中市舊公廁憂塞
2017年11月15日 | 7年前
衛生紙?面紙? 國人認標示不明
2017年08月1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