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意外召開?學者:突顯黨內擺不平
中共兩會即將在3月5日登場,兩會前意外加碼三中全會,跌破眾人眼鏡。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國家政策基金會國家安全組顧問張競指出,中共23日突然宣布召開十九大三中全會,可從兩大看點來解讀。
相較許多政治觀察家認為,「如北京主政者權力已完全集中,應有可能在1月就敲定人事,不需迫在眉睫地在月底加開三中全會」。張競則是指出,中共急著在兩會前夕召開三中全會,只能明顯確認:中共政治運作規則為維持「以黨領政」,重大政策與人事仍須先透過黨內決議,再交付兩會落實為政府體制;但是無法推論出,到底二中全會與三中全會在議程上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有關習近平修法可無限期連任,張競表示,「儘管可能透過修憲將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取消,或讓特定人士出任國家領導要職(例如外界盛傳之王岐山),但若是無法掌控黨內權力,或是受到黨內同志集體支持,終究還是無法握有實權。」因此可想見,情報圈內認為,中共黨內派系若仍有分歧,習就算想萬年帝制,黨內如果罩不住,也是成不了事,並非空穴來風。
另外,這次大家無法準確預測中共黨內動向,也值得全球反省與檢討,因為多數研究機構對於中共政治運作流於刻板印象,似未與時俱進,所以不能置身事外,將自己的責任隨口推脫,高調聲稱是因中共政治決策過程不透明。
張競說,全球中國研究學界過去數十年經驗累積,歸納出中共各屆全國代表大會通常都會依序召開七次中央委員全體會議,分別將會議議程依序聚焦在傳承選員、派職修規、設調幹活、整肅黨紀、經濟盤整、社會建設、規劃傳承等不同面向,既定成規;但這種結論也就成為思想僵化的魔障。
所有人聚焦在習近平是否延長任期,但是政治是個活生生地權力分配過程,不一定會被既定傳統拘束;所以學界此次雖然跌破眼鏡,其實卻可以當作重新出發、另啟新局的重要契機。
張競強調,千萬不要武斷地將三中全會視為二中全會之季後賽,認為在二中全會無法底定所有議題,所以才不得不召開三中全會。其實要能夠公允評論這個觀點,必須重新解讀二中全會會後所發布的公報,並且再審視當初在二中全會是否曾經研議過三中全會所要討論的議題。
張競也提醒,許多政治觀察家與中國情勢評論者,動輒認為中共黨政會議只不過是個橡皮圖章,毫無議事功能。但若是真有議題在二中全會未能過關,而必須拖到三中全會再做討論,這就顯示出「中共黨政大會確實是個有一定活力的政治過程」,充滿各種意見,不見得一定是角力對抗。
張競不斷重申,千萬不要低估習當局管控大政的治理能力,要更理性審視這個共產黨政權真正具有治國理政能耐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