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國人肝癌 與馬兜鈴酸有關
肝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有超過1萬1千名新增病例,約有8千人死於肝癌;而八成以上的肝癌病患都患有慢性B型、C型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林口長庚醫院跟約翰霍普金斯等大學共同研究,分析台灣98個肝癌病人,發現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竟然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顯示馬兜鈴酸可能與多數肝癌的發生有關。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說,該項研究是取1998年至2013年長庚與台大的50~80歲肝癌病人進行分析,費時3年研究後發現,馬兜鈴酸可能與台灣大多數癌症有密切關聯。
他說,研究團隊隨後更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全球近1,400個肝癌基因,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出現在中國大陸(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但日本(2.7%)、歐洲(1.7%)及北美(4.8%)則比較少。
謝森永表示,馬兜鈴酸進入人體後,其代謝物會有極大「結合DNA」的能力,導致DNA未來在複製時易出現突變,進而提高罹癌風險。傳統總認為肝癌是慢性肝炎、肝硬化造成,但其實只要「曾經」接觸過一定劑量的馬兜鈴酸,就會永久留下「基因突變」的可能。
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有含馬兜鈴酸,曾被廣泛地作為中草藥,近年來已知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及致癌性,並與泌尿道及膀胱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早已禁止相關中草藥販售、使用。
謝森永提醒,對於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患,我們建議應定期就醫,並遵從醫師處方,並找合格的中醫師診治,千萬不可誤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