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老領導」的「十五字方針」(上)

⊙何清漣

「老領導」今年成為熱詞,這與郭文貴海外爆料多少有點關係。北戴河會議之前,不少人預測,今年這北戴河會議將起大風波,因為老領導們將是十九大之前對習近平與王岐山進行狙擊戰的最後一次機會。但我從大外宣王牌多維新聞網看到了三篇文章,加上該網將一篇2016年的舊文「第五代如何看待元老,老人干政陰影將散」重新置於重要位置,主題其實就是一個:習近平的老領導政策。這家總部現在北京、被指由習近平控制的中文媒體,點名批評了江澤民的「老人干政」,看來,老領導們在北戴河的「最後狙擊戰」中失利(甚至根本沒發生過這一「最後狙擊戰」)。

對「老領導」的新「十五字方針」

將三文綜合閱讀,可以理出以下梗概:

半年以前,多維新聞網於2015年12月5日刊登了一篇文章,「第五代如何看待元老,老人干政陰影將散」。該文明確提出,習近平對「老領導」採取了「十五字方針」,即「尊重其貢獻、警惕其影響、控制其待遇」。此文介紹,所謂的「尊重其貢獻」,是指逢年過節時有看望,打擊「老領導」的重要部下(如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時,會與江澤民、胡錦濤商量,但這屬於「尊重」,而不是「遵從」、「聽命」;所謂「警惕其影響」,即「完全不接受」「『政治元老』干政的舊況」;所謂「控制其待遇」,指2015年11月30日中共政治局通過的文件,該文件限制了「『黨、國領導人』的有關待遇,要求退下來的『領導人』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不能超標配備車輛、超規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赴外地休假要壓縮時間,實行嚴格報批制度等」。

多維新聞網這篇文章特別點出了實行這「十五字方針」的原因,即「這些老領導一個個樹大根深、人脈廣泛,門生故吏眾多,繼任者往往也就順水人情」,如今這一「中共特色」要改改了,對「政治元老」,生活待遇上要適當收緊,而在「政治決策」層面,「強勢」的習近平不能接受元老干政。

鄧後故事:從「老人親政」到「老人干政」

中共的元老干政,是毛後形成的。毛死前指定華國鋒繼任,華就任後聽任宣傳機器的吹捧,一時之間似乎能繼承毛的權威。但是,黨內多位大佬聯手,終於把華國鋒擠下了台,形成了鄧小平、葉劍英、陳雲等人的集體領導。這新一代領導人畢竟年逾古稀,不耐事煩,且需要改弦更張,有所變更,於是便啟用胡耀邦、趙紫陽等一批中年官員,在一線處理繁雜事務。老人不再「親政」,表面上也設立了退休制度,但是,他們仍然保留了干政的空間。哪怕元老們不再擔任政治局常委,也不參與具體的政策討論,但重要人事決策仍需他們提名或首肯。所謂「八老」,是指鄧小平、陳雲、彭真、薄一波、楊尚昆、李先念、鄧穎超、王震等八位中共建政參與者,其中李先念、鄧穎超、王震在1992年至1993年相繼過世後,「八老」成員又換入宋任窮、萬里、習仲勳。概言之,1980年代起至1990年代,中共八大元老擁有凌駕於中共最高決策層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之上的權力。(接下文)◇

延伸閱讀
19大政治局常委 專家估習拿6席
2017年08月13日 | 7年前
十九大權力洗牌 紅後代挺習求生
2017年08月15日 | 7年前
中共十九大前政治安全成重中之重
2017年08月15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