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父親
今天早上,推著輪椅,帶著媽媽,去馬偕醫院看診。
走在捷運地下街,熟悉的路徑,有許許多多我和爸爸的蹤跡,有我們手牽手漫步的蹤影。想著爸爸,我的眼眶紅了。
我告訴媽:我想念爸,他是我心中的大樹;遮蔭著許多親友、提攜內外後進。他更是我的楷模;勤奮務實、努力不懈、勤儉耐勞。他也是我的燈塔;指引我追尋的目標、照亮我腳前的路。
他也是促進台灣進步的推手,他經營的鋼鐵工廠在60年代到父年代之間,促進了台灣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他栽培年輕人結合日本和德國的製刀工業技術之外,再做進一步的創新,使他的工廠邁向國際化,在國外有一席之地。我們子孫都敬佩他。
我多麼希望我是親口告訴他這些的 ,我多麼希望我多告訴他幾次「我愛你」。
有一回在我們樂團演奏會前夕,我帶著我的小提琴到爸媽家,拉出演奏的曲子給爸爸聽,爸爸聽完之後説:「我不曉得我的孩子會有音樂天賦,我小的時候,只要有飯吃,能求得溫飽就很好了,怎麼可能玩音樂、畫畫這些藝術的東西呢,所以我對音樂一無所知,它們是生活上的奢侈品。」於是我知道自己有多麼幸福,能享受音樂的美妙。父親謙稱他對音樂一無所知,但當他知道我要和丈夫去舞廳跳舞慶祝結婚紀念日時,他就提醒我;先聽清楚是幾拍子的音樂就不會錯了。可見他並非音盲,在國外的宴會場所之經驗裡,他仍能融入其中。
父親出生於窮苦的農家,年少時得赤著腳走幾十里路才能下山到另一鎮上去上高中,但他卻能在上學前及放學後肩挑重擔赤腳走幾里路來幫助運送農作物和媒炭,或在上學途中順道運送物資。受盡磨難的成長歲月使他養成了節儉的習性,即使在往後成功顯赫的日子裡,他依然粗衣節食,過著慣常的儉樸生活,媽媽或子女若為他購置新衣,總會遭訓「人只有一個身子,要那麼多衣物幹嘛!」他一直維持著這種粗茶淡飯的日子直到終了。我們極為心疼他沒有好好地享受他成功的美果。但這就是上一代台灣人建設台灣的精神。這樣的他不只是我的寶貝,也是我們國家的寶貝。
我最後一次送他的父親節禮物他並没有打開,依舊躺在絢麗的包裝盒裏,每次看到它,我就會想起爸爸,淚水就奪眶而出。
真希望還有機會告訴他「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如果你的父親還在,別忘了讓他知道他是你的寶貝,也是我們國家的寶貝。
寫於2017父親節前夕 2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