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總量管制2年 民團:僅一大戶減排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8大民團17日針對執行滿2年「高屏空污總量管制」第一期提出四點監督建議。地球公民執行長李根政表示,第一期排汙前十大廠僅華新科技高雄南一廠實際減排,點名包含國營企業等大汙染源都沒減到,呼籲政府第二期目標務必做到讓大廠確實減排,並建議政府應「檢討許可核發機制」、「大廠應減更多」、「拉大抵換差距」以及將「中油高煉廠認可量歸零」。對此,高市府環保局空噪科長黃家俊表示,市府立場與民團一致,會收整意見提供中央二期計畫參考。
民團指出,總量管制一期共列管616家工廠,核給「認可量」(已下修的原取得「許可量」),但仍高於「實際排放量」很多,工廠依據7年操作下來最大量去做認可核發,所以(排放量)天花板很高,建議趁此時檢討「既存固定汙染源汙染物排放量認可準則」第三條第2項,改善政府長期核給許可量過高問題。
再者,至明年六月底總量管制第一期結束,認可量目標要減5%,環保署預估實際減量工廠達163家,但是,主要排放懸浮微粒、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四類汙染物排放前十大廠,就佔了全部認可量四到八成,「竟只有一家實際減排」,其他榜上有名的國營企業:中鋼、中油、台電等汙染源大戶根本沒動,民團認為減幅太小,呼籲政府應於第二期程強化指定削減的幅度、對大廠設定差別削減目標,「國營企業等大廠排放量至少要減20%」。並要求將污染物削減量差額與增量抵換比例1.2:1拉大到1.4:1。
最受關注的,中油五輕停產後,由於高煉廠操作許可仍有效,因此,中油主張將高廠排放認可量保留,轉移供未來四輕或新廠增量抵換之用。對此,民團與高市府都表示不認同,要求將已停產高煉廠從616家列管廠中除名並把額度歸零,目前,中油申請保留遭市府駁回,中油提行政救濟,雙方進行訴願審理中。
李根政表示,總量管制精神就是要把汙染上限加蓋並做到逐年下降,因此,應以實際排放量為考察基礎,現行總量管制不管許可量或認可量都過於寬鬆。
表1高屏總量管制-總懸浮微粒認可量前十大
| 排序 | 公司名稱 | 認可量(kg) | 
| 1 | 中鋼公司 | 3,981,945 | 
| 2 | 台電興達廠 | 1,674,752 | 
| 3 | 燁聯鋼鐵 | 570,772 | 
| 4 | 中油石化事業部 | 410,002 | 
| 5 | 中油高煉廠 | 310,552 | 
| 6 | 石裕砂石行 | 280,290 | 
| 7 | 台塑仁武廠 | 254,568 | 
| 8 | 環球水泥阿蓮廠 | 252,141 | 
| 9 | 協震屏東廠 | 239,388 | 
| 10 | 東南水泥 | 209,060 | 
| 前十大佔比 | 約佔全部認可量的50.8% | |
表2高屏總量管制-硫氧化物認可量前十大
| 排序 | 公司名稱 | 認可量(kg) | 
| 1 | 中鋼公司 | 13,181,841 | 
| 2 | 台電興達廠 | 10,065,812 | 
| 3 | 台電大林廠 | 7,523,560 | 
| 4 | 中油石化事業部 | 3,398,040 | 
| 5 | 中國合成橡膠碳煙廠 | 1,974,504 | 
| 6 | 中油高煉廠 | 1,731,565 | 
| 7 | 中油大林廠 | 1,697,857 | 
| 8 | 台塑仁武廠 | 1,044,231 | 
| 9 | 台灣苯乙烯高雄廠 | 542,310 | 
| 10 | 信昌化學林園廠 | 472,872 | 
| 前十大佔比 | 約佔全部認可量的84.3% | |
表3高屏總量管制-氮氧化物認可量前十大
| 排序 | 公司名稱 | 認可量(kg) | 
| 1 | 台電興達廠 | 12,481,806 | 
| 2 | 中鋼公司 | 10,265,650 | 
| 3 | 台電大林廠 | 7,738,595 | 
| 4 | 中油石化事業部 | 4,040,989 | 
| 5 | 中油大林廠 | 3,022,994 | 
| 6 | 中油高煉廠 | 2,103,808 | 
| 7 | 台電南部發電廠 | 2,078,419 | 
| 8 | 台塑仁武廠 | 2,032,555 | 
| 9 | 中國合成橡膠碳煙廠 | 1,391,391 | 
| 10 | 東南水泥 | 1,093,455 | 
| 前十大佔比 | 約佔全部認可量的77.7 % | |
表4高屏總量管制-揮發性有機物認可量前十大
| 排序 | 公司名稱 | 認可量(kg) | 
| 台灣國際造船 | 1,869,544 | |
| 2 | 中油石化事業部 | 1,537,517 | 
| 3 | 中鋼公司 | 1,164,282 | 
| 4 | 中油大林廠 | 795,121 | 
| 5 | 中油高煉廠 | 737,171 | 
| 6 | 中油大林廠 觀音儲運課 | 700,148 | 
| 7 | 台灣賽諾世 | 693,194 | 
| 8 | 三芳化學 | 533,844 | 
| 9 | 南亞塑膠仁武廠 | 487,407 | 
| 10 | 華新科技高雄南一廠 | 461,438 | 
| 前十大佔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