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訪港談話 學者:終止江派亂港前奏

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到香港發表談話,重點為「行穩致遠」四個字。(AFP)
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到香港發表談話,重點為「行穩致遠」四個字。(AFP)

文/記者江禹嬋  

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到香港發表談話,重點為「行穩致遠」四個字。學者分析,習將藉此宣示,香港這幾年出現了很多不穩定因素,皆非他所願,未來將以他為主,並從中架空現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隨著習訪問香港後,中共對港政策能否出現一些彈性,後續可以再觀察。

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否認《中英聯合聲明》不具備任何約束力。英國外交部則駁斥,表明條約至今繼續生效。

在各自表述的情況下,「香港雖回歸,但人心卻未回歸。」是外界對於香港近況所下的註解。習近平治港思路到底是什麼?可從前後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大相逕庭的作風來進行分析。

《文昭談古論今》主持人、中國時事評論員文昭提到,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過程中,港府接受了香港民主黨所提出的功能組別改良方案,增設了一個「區域性功能組別」,變相的實現了香港一人兩票,有限擴大民主的成分,這是當時民主派與港府所作出了一個妥協的結果。而習近平正是當時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當時媒體報導,民主黨與中共黨中央有進行談判,這都是習在掌管對港事務時的過程。因此,從這些事件來看,習還算是具有一定妥協性與彈性。

訪港動作大  架空張德江勢力

但在2012年後發生一系列事件,嚴重動搖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任,人大兩次釋法,更擠壓香港自治空間;尤其2014年香港占中運動,更讓港人與政府關係產生嚴重撕裂。

文昭認為,這些事情是直接與現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有關,因為他是目前涉港澳事務的最高決策人。

隨著香港《成報》頭版連發署名「漢江泄」的評論文章,揭露張德江依靠前中共黨魁江澤民,夥同香港特首梁振英、中聯辦張曉明、廖暉等官員攪局「亂港」,更稱其為「亂港四人幫」。文昭說:「這都有高層權鬥背景。」

習從過去對港妥協的態度,到近年來掌權後施政風格傾向強硬化、不妥協方向,是保黨心切?還是中共高層權鬥過於激烈,以至於必須更加強硬?文昭解讀,恐怕這兩種因素都有。

至於《中英聯合聲明》是否有約束力?文昭分析,當初英國願意將香港統治權交還給中國政府,包含香港島永久割讓的部分也一併交還,條件就是香港的自治權必須得以保障。一國兩制的條件就是這樣來的,才有和平移交主權的事情發生。

因此,香港自治權法理與權限,不來自於北京,或是人大授權,最高權力根據是來自於《中英聯合聲明》,只要把事情脈絡爬梳清楚,很多是非就很清楚了。

不過每次遇到類似事件,許多中國大陸網友就開始搞「穿越」。譬如「當初100多年前是英國把香港搶去,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的時候,有跟我們商量的嗎?那我們今天為何要遵守兩方簽署的聯合聲明?」等疑問。

文昭說:這和中國外交部陸慷的說法如出一轍,只是一個精一點,一個用詞粗一點。文昭說:「就是我簽了這個約,回頭我不想認帳了。」

對於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文昭說:談判解決國際爭議是種文明的手段,談判能夠存在是建立在信用規則基礎上,彼此相信對方簽了字會履約,也是種信用交換。為何北韓現在沒人跟他談?正是因為失去了信用。

中共對台還是力有未逮

為何北京政權寧願毀約,也不願給予香港真普選?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郭育仁談到,從19世紀中葉以來香港就已國際化,一旦香港自治,一個小地方就可以站到國際舞臺,在國際輿論舞臺上直接跟北京政府抗衡,一個彈丸之地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以小博大,中共怎敢讓這種事情發生?

從香港經驗來看台灣,台灣政府應如何應對?郭育仁認為,香港從鴉片戰爭後,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外國勢力介入,北京對香港態度高壓多於談判,但台灣有自己政府,主權獨立,即使從外交壓迫、企圖以台商來影響台灣國內政治、限制陸客等,但台灣與美國在軍事安全上是非常緊密合作夥伴,因此手段還是相當有限,郭育仁說:「中共對台灣問題還是力有未逮。」

即便巴拿馬斷交、外館改名稱,都是蔡政府上臺前可以預料到的外交壓力。郭育仁提醒,但蔡政府上任後推行諸多重大改革,兩岸關係持續緊繃等,讓內部壓力不斷升高。他建議,即使面對國際社會形勢轉變,現在台灣政府應該要做的是,「先安內,再攘外」,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延伸閱讀
川普掌舵 台美中日新形勢
2017年01月12日 | 8年前
中共少將陳傑自殺身亡被官方證實
2016年12月26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