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混凝土測試涉造假 香港廉署拘21人
上週港府才剛宣布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全線貫通,便有傳媒爆出大橋香港段的高架橋段工程中,有外判化驗所人員涉嫌擅自修改橋墩混凝土物料的化驗報告,容許不合格的建築物料過關。其後傳出廉署已拘一人。
昨日,廉署證實於上週二(5月16日)展開代號「綠田園」行動,拘捕21人,包括土木工程拓展署一個承判商的2名高層人員、2名高級工地實驗室技術員、12名技術員及5名服務員,懷疑他們涉嫌貪污並向土木工程拓展署呈交虛假混凝土壓力測試報告。
兩年前起偽造測試結果
該承判商在2013年1月起受僱於土木署,就港珠澳大橋的石屎樣本進行壓力測試。廉署發現,由2015年1月起,部份混凝土測試未能按合約時間完成,涉案的12名實驗室技術員及5名服務員涉嫌調整測試器材顯示的時間,掩飾違規。同時,部分實驗室人員涉嫌以金屬校準柱及/或強力混凝土磚代替樣本,以偽造測試結果,使測試看似正常進行。上述違規行為懷疑早於2015年初開始。涉案的2名高級技術員核實有關虛假測試報告,他們涉嫌貪污以縱容把虛假測試報告呈交予土木署。
署方其後發現測試報告異常,涉案承判商就事件進行內部調查,但署方收到的調查報告,無披露有虛假測試的情況,承判商涉嫌呈交誤導性的調查報告,詐騙土木署。
據悉,被捕的21名男子,年齡介乎20多歲至60多歲。行動由廉署執行處C組負責,共派出50名調查人員採取行動,在各人家中將之拘捕,並向法庭申請20張搜查令,搜查各人寓所及承辦商辦公室。所有被捕人士已獲廉署准予保釋。調查繼續進行。
政府:「目測」未見異常
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日回應稱,現時手上資料不多,會向廉署了解所蒐集的證據,並會檢視大橋的結構安全。至於涉事橋墩是否需重建,要視乎情況輕微還是嚴重,有不同處理方法。
政府發言人指由於事關重大,相關部門會嚴肅跟進,確保港珠澳大橋結構安全不受影響。發言人指,土木署人員是在2016年中發現有關測試報告有不尋常跡象,其後轉交廉署跟進;但承認現階段政府未能掌握涉嫌混凝土測試造假所涉及的工程部份。
政府又稱,駐工地工程人員昨日對香港口岸、香港接線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3項工程,進行結構目測檢查,確認全部結構良好,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例如裂紋)的迹象。相關部門將於週四(25日)召開記者會交代詳情。
議員:急需抽驗混凝土 決定是否需拆橋重建
據傳媒報導,涉嫌捲入案件的是嘉科工程顧問有限公司(Jocabs China Limited)職員。查冊顯示該公司董事包括梁永強、King Anthony John William等共5人,網上資料顯示梁永強是港大和城大法律學院的客席教授。根據官方網頁,該公司曾承接不少政府工程,包括2012年4月獲土木署聘用為小蠔灣公共工程實驗室提供服務,包括提供建築材料合規測試,以支持港珠澳大橋工程及其它公共工程項目,合約為期4年,涉及金額達8,520萬元。小蠔灣實驗室共有51名技術人員。
多位立法會議員關注此事件。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姚松炎強調,目前最迫切的是抽樣檢查確定已做好的樁柱橋板,品質是否合格、結構是否安全等問題,「現在最主要是相關的工程顧問要馬上重新抽驗混凝土,決定是否可以繼續開工還是要拆卸重建」。他表示會提出緊急質詢,也會要求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邀請官員出席,但他擔心建制派阻撓,直到暑假休會都趕不上召開聆訊。
集團式造假 近年最嚴重貪污案
前廉政公署調查主任、民主黨議員林卓廷表示,今次是近年工程界其中一次最嚴重的貪污事件。根據經驗,一個拘捕21人的行動,所調查人士應該牽涉幾十人,他懷疑這次是一次有組織、集團式的非法勾當,背後可能牽涉承建商賄賂實驗室人員,以換取檢測結果合格。他認為,事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運房局局長應儘快詳細交代事件,「向公眾說明牽涉的混凝土範圍有多大,會否影響大橋的結構安全,有何補救措施及對預期工程完工的時間有否影響」。
憂大橋淪「豆腐渣」工程
他並要求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涉嫌做假的實驗室所處理的所有建築物料樣本再由第三方實驗室重新檢測,以確保所有建築物料,包括混凝土均符合國際標準。同時,當局亦應抽查不同實驗室的建築物料檢測結果,保證整體港珠澳大橋的結構安全。林卓廷前日已給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去信,要求儘快安排會議討論相關議程。
民主黨議員涂謹申也認為,今次事件或涉及嚴重造假,政府應該全面檢視大橋的結構,「我想任何原則都不能高於安全,如果你可以想像,我們的橋有不幸的事發生,變成所謂『豆腐渣』工程,我想香港的聲譽會被破壞」。
工程事故頻生 專家憂通車無期
身為工程師的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認為,有幾點值得留意,一是涉及大規模造假,相信牽涉面甚廣,不是個別事件;二是造假自2015年初便開始,問題已相當嚴重,「過去兩年是主體工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些工程到底是否(安全),需要立刻翻查記錄及檢驗質量」。
他認為政府當前首要工作是要確定受影響的範圍,接著將受影響的範圍重新測試,如混凝土或鋼筋質量。但他直言過程不容易,而且有相當的數量,將牽涉成本及工程延誤的問題,「測試一日未完成之前都不可能隨便通車,因安全係數可能不夠。」
他分析事件的即時影響有三,一是增加成本,二是落成時間會推遲,三是政府監管部門的聲譽都大受影響。他指過去香港工程監管都做得比較完備,今次大規模造假,需要馬上進行制度性的檢討,「為何過去長時間有這麼多漏洞也看不到呢?甚至會否牽涉一些政府人員的不法行為呢?」
或影響負荷壽命 難抵極端天氣
至於大橋是否能繼續使用,黎廣德認為要視乎混凝土造假問題的嚴重性。他指大橋都有一定的安全係數,一般情況下可能沒問題,但混凝土質量差可影響大橋的負荷和壽命,若遇極端天氣更可能發生意外。「比如橋墩,假如預算要承載100輛車,設計時就要預算可負荷200輛車。如質量差了一倍,可能還可以接受。但我們不知道是否差了一倍。如果相差兩倍,只能負荷50輛車,大橋就要馬上停止使用。」「如果在極端情況,就像大風或很大浪,一樣有機會出意外⋯⋯也可能降低橋的壽命,本來設計40年的,到20年就要開始維修,就會增加成本。」
他相信大橋年底通車的機會微乎其微,因為要花很長時間進行補救工程,「第一你要知道範圍有多嚴重,第二要做測試,第三要設計鞏固的工程,第四才是實施,設計工程後還要招標,看誰做鞏固工程,你可能信不過現在的承建商,找一些新的承建商,這是要花很長時間的」。
另外,耗資逾千億打造的港珠澳大橋,除了因嚴重超支和多次延誤而備受批評,更頻頻捲入工程失誤、致命意外等醜聞。包括2014年底出現海堤崩塌移位、2015年揭發人工島「飄移」;同時自2011年施工至今的多宗致命意外,已造成10人死亡、逾600人受傷(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