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舞動孩子生命旋律

音樂治療取材樂器因個案需求不同而運用,與孩子一同吹小喇叭發聲、一邊吹泡泡。(記者李怡欣/攝影)
音樂治療取材樂器因個案需求不同而運用,與孩子一同吹小喇叭發聲、一邊吹泡泡。(記者李怡欣/攝影)

文/記者李怡欣

眾所周知,音樂對身心有益。幾年前蔚為風潮的「莫札特效應」,由美國加州大學學者羅契爾(Frances Rauscher)等人在1993年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實驗指出,大學生聆聽10分鐘莫札特音樂後馬上接受空間測驗,分數高於聆聽放鬆法指南組與靜默組,不過只有短暫性效果;另外,美國加州大學學者則認為,「莫札特效應」的另一種可能解釋,應與「聽音樂後心情變好」有關。

最近,澳洲雪梨的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研究更發現,兒童學習音樂有助大腦發育。受試兒童的腦部斷層掃描圖顯示,受過音樂訓練的兒童在聽覺和視覺上,比對照組更易識別周圍事物模式和規律性,加強認知、預測後續並做出反應的能力;並且,還有助提升統計學習能力,促進語言和閱讀發展。

此外,「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更是一門專業領域,是由合格治療師依據個案設計課程,應用在特殊教育、臨床醫療、復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皆有顯著成效。

李蕙如從小學習鋼琴,於加拿大攻讀心理學及音樂治療,並取得美國與加拿大音樂治療執照,現今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音樂治療師、台灣音樂治療協會(MTAT)監事。

她表示,音樂治療有醫學實證為輔,電腦攝影顯示「旋律」在上顳葉活動、「和弦」顯示在右腦迴,而「節奏」則在小腦和基底核,還有主掌「情緒」的大腦皮質、海馬迴、杏仁核和前額葉。於是,當我們用耳朵接收聲音,聽神經會將所聽到的訊息輸送到負責聽覺的顳葉,大腦分析訊息後,我們便理解「聽到了什麼」。

音樂治療師李蕙如表示,音樂治療在台灣需要更多人的了解,期望政府盡快建立法規制度。音樂治療師李蕙如表示,音樂治療在台灣需要更多人的了解,期望政府盡快建立法規制度。(記者李怡欣/攝影)

李蕙如強調,音樂治療重在「互動」關係建立,治療師須與個案有共同專注力,個案不須懂音樂,過程使用樂器帶領個案學習認知、情緒、社交、肢體及溝通。根據個案差異,以聽、唱、節奏、律動或即興方式,用不同形狀、音色與功能的樂器來互動。

例如:手部動作差,就用鈴鼓訓練抓握與節奏;孩子若可理解治療師指令,一首簡單的歌詞哼唱加上樂器,一邊玩一邊跟著旋律完成指令,「不知不覺,孩子漸漸就能專注在進行的活動中並誘發語言。」

自閉症小朋友不講話或表達能力差,一聽到歌曲就會跟著哼唱,一邊唱車車歌,一邊拿車子圖卡,利用旋律、節拍與即興歌詞帶孩子一起唱,音樂治療師李蕙如說,「不但要讓孩子聽懂,還要會表達」。自閉症小朋友不講話或表達能力差,一聽到歌曲就會跟著哼唱,一邊唱車車歌,一邊拿車子圖卡,利用旋律、節拍與即興歌詞帶孩子一起唱,音樂治療師李蕙如說,「不但要讓孩子聽懂,還要會表達」。(記者李怡欣/攝影)

有著白皙皮膚與可愛大眼的4歲男孩凱凱,在2歲時因不會講話檢查出自閉症遲緩現象,半年前開始上音樂治療,凱凱媽媽說,「凱凱喜歡音樂,之前性子急、專注力不夠,現在已學會控制自己、不哭鬧,進步很快。」目前凱凱評估雖仍生長落後,可是已聽得懂、會表達,媽媽欣慰表示,一週陪孩子上3、4種治療課,就是為了未來銜接學校教育時,可以聽懂老師的話,「乖乖坐著」。◇

小百科──音樂治療

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發現,有助軍人戰後「創傷壓力症候群」恢復。

對象

早療兒童、青少年心理輔導、成人復健、精神科及生命末期安寧病房。

國內資源

目前有約40位領有外國證照的音樂治療師。

國內現況

健保不給付,但早期療育可申請全額補助。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記者陳紫嵐/製表

延伸閱讀
賀陳菊就職10周年 自閉症畫家獻畫
2016年12月30日 | 7年前
台灣自閉症青年李仕宇獲邀辦畫展
2016年10月05日 | 8年前
莫札特和歌劇《唐.喬凡尼》
2016年07月23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