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掀金管巨浪 學者:台灣要學當老水手

中國大陸今年掀起一波金融監管浪潮,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全面出手。圖為中國人民銀行。(AFP)
中國大陸今年掀起一波金融監管浪潮,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全面出手。圖為中國人民銀行。(AFP)

文/記者郭曜榮

中國大陸今年掀起一波金融監管浪潮,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全面出手,領導人公開發表重要談話,中央也就金管領域集體學習,加上證監會主席落馬等種種跡象,顯示北京當局對金融監管的力道不斷加強。學者表示,面對越來越大的金融風險和波動,台灣要學會當個老水手,「風和日麗時能過上舒服的生活,大風大浪也能熬過去」。

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很大部分來自於房地產的炒作,尤其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中國砸下4兆人民幣的投資,再加上貨幣寬鬆政策出臺,使得游資四處蔓延,資金成本降低,結合中國本身不屬於開放型的金融體制,造成債務風險大幅拉升。

地方政府勾結企業 炒作房地產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表示,中國大陸印了鈔票之後,進入金融行庫,再貸款給國有企業或大型的民間企業,而企業未必把這些錢投資在本業,很多都是炒作土地,而土地價格炒高了之後,就成為地方政府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於是地方政府就與企業勾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利益結構。

「這幾年大陸經濟情況並不是很好,但土地價格被炒得很高」,劉孟俊說,企業本業在虧損,唯一能賺錢又來自土地炒作,「這對經濟結構是不健康的」;一旦資產泡沫破滅,對整個經濟會發生更劇烈的傷害,北京當局認為狀況不能再持續下去,因此介入管控。

「金融市場機構本身不夠健全、健康,但沒有這些銀行也不行,而這些機構最大的痛苦在於借錢給很多企業,這些企業都在倒帳」,劉孟俊談到,再加上銀行貸款給企業,資金又外流,包括「一帶一路」推行之後,海外投資的狀況更加普遍,所以前兩年中國的外匯存底掉了1兆美元,「這是很突出的現象,很多環節結合在一起,變成習近平要面對的難題。」

劉孟俊預期,未來在金融監管趨嚴的情況下,中國的內需市場,包括股市、房市會逐步緊縮。而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截至5月中旬,A股滬指累計跌2.3個百分點,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跌13個百分點,1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隨著國債價格下跌而接近25個月高點。

報導特別提到,中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從上市交易以來,首次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析指出,在正常情況下,因長期國債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更大,所以長期國債的回報應該更高,目前出現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的現象,突顯中國債券市場出現承壓跡象,也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長期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的前景並不樂觀。

台灣最大功課在適應環境

中國內需市場一旦緊縮,對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台灣影響巨大,財政部日前公布4月出口數據,雖然連續7個月正成長,但年增率9.4%首度降到雙位數以下,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坦言,對中國出口縮減,是無法突破10%的主要原因。

劉孟俊表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而中國大陸在市場面並不是個很穩定和成熟的大國,其經濟面的升貶有它的特殊之處,「牽一髮動全身」,台灣很難避免不受到波及。他說,台灣基本上沒有什麼因應的辦法,只能開始學習當個純熟的水手,最大的功課就是學會如何適應環境,「就像老水手適應大海一樣,風和日麗能過得很舒服,大風大浪也能熬過去。」◇
延伸閱讀
陸證實6名日本人被拘留
2017年05月23日 | 7年前
民團號召全民 排字向WHO喊話
2017年05月17日 | 7年前
夏威夷小姐郭瑞荺 來自台南
2017年05月15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