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政治風險 美企在陸發展受阻

蘭蔻此前錯估形勢取消與香港藝人何韻詩合作,遭香港多個團體發起抵制行動。(記者潘在殊/攝影)
蘭蔻此前錯估形勢取消與香港藝人何韻詩合作,遭香港多個團體發起抵制行動。(記者潘在殊/攝影)

【記者梁珍/報導】
調查顯示,多達1/4的美國企業,準備撤離曾被視為金礦的中國市場;除了人民幣貶值、資金管制,對中國市場前景信心減弱外,難以預計的政治風險,也讓外資在中國發展屢嘗苦果。尤以去年6月,全球最大美妝集團歐萊雅(L'Oréal),因為「蘭蔻何韻詩事件」市值一週蒸發230億港元,堪稱其中一大典型。

據來自歐洲的相關人士向本報透露,蘭蔻(Lancôme)公司錯判形勢,「向中共叩頭」,去年6月取消與支持民主的香港歌星何韻詩合作的音樂會,釀成公關災難。關鍵在於,蘭蔻的中國辦公室以「事件威脅中國市場」為由,成功遊說總公司支持他們要求取消音樂會的決定,而蘭蔻其它海外分社,包括香港分社都反對此項決定。

蘭蔻信錯中國分部意見

知名化妝品牌巴黎歐萊雅自1997年進入中國後,中國市場已成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該人士稱,蘭蔻總公司錯信了中國辦公室,但他們沒想到事件反響之大,不僅全球包括法國,至少過十萬人連署「抵制蘭蔻」,而且最讓他們驚訝的是,不少中國民眾也自發抵制蘭蔻的不道德行為。以蘭蔻在上海的零售店為例,當時蘭蔻產品全線打折70%,也無人問津。

消息人士稱,蘭蔻事件嚴重影響品牌形象,令歐萊雅自食苦果。不僅股價一夜間大跌,同時其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受到影響。

2017年1月,歐萊雅中國已經透露未來將不再單獨公布中國區業績的資訊,反映其中國區業績不容樂觀。而此前的2015年,歐萊雅中國銷售額14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

中國夢破 外資加速撤離

蘭蔻事件只是外資在中國發展受挫的一個縮影。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被跨國企業視為存在著世界最龐大的經商機會。龐大的勞動力、廉價的土地資源,以及貌似優惠的稅率等,從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不過,這場中國市場淘金大夢或已宣告結束。

近幾年,外資撤離中國潮成為熱點話題,撤資名單從房地產、外資大行到國際服裝品牌、製造業、高科技業等應有盡有。

南海局勢升溫、北韓導彈威脅,釣魚島事件的發酵,導致中國政治風波不斷。受薩德導彈事件影響的韓國樂天集團,旗下超市也計畫撤離中國市場。

外資對陸投資 5年減六成

據中共統計局資料,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1,211.97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對比2011年的3,269.81億元,短短5年時間便下跌了62.94%。

另外,據中共商務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17年首兩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86.8億元人民幣,同比降2.3%。

外資對華投資減少的原因,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分析,是因為外資在中國的發展遭遇各種瓶頸。「大公司認為,中國的規範很多。比如有的地方比較敏感,比如資訊行業管得比較嚴格,不准觸碰。以前進入大陸,有稅務和土地優惠,現在這些優惠難拿到,難吸引新的資金。」

與此同時,面對人民幣貶值,中共政府推出的資本管制措施,也成為外資進入中國的障礙。「外資賺不到錢,換成自己的貨幣,可能虧錢之外,而且不准匯回國,當然影響外資在陸投資意願。」莊太量評論道。

向中共叩頭 得不償失

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認為,面對外資在中國發展不斷受挫,目前各大跨國企業都在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風險,包括他們一直忽略的政治風險因素,蘭蔻事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事件說明西方企業為了拓展中國市場向中共叩頭,卻犧牲了自己的道義和原則,結果往往得不償失,這點最值得跨國企業考慮。

對於蘭蔻今次誤判形勢,有接近蘭蔻公司的消息人士稱,蘭蔻高層曾尋求中國問題專家尋找答案,卻發現他們並不懂中國。原來中國人並不是如他們所想的懼怕中共,而且很多人已經透過突破網路封鎖,了解到事實的真相,甚至有多達2.6億人三退(編按:退出共產黨、退出共青團、退出少先隊),他們內心都渴望民主自由。所以面對中共強權體制,民意的反響不容小覷。◇

延伸閱讀
路透:川普或制裁更多助北韓中企
2017年03月21日 | 7年前
陸企透明度最差 還賄賂外國總統
2016年07月12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