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 川普握有談判籌碼?


【大紀元記者Valentin Schmid報導 吳英編譯】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的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提名數名對中強硬派者掌管貿易事務:包括納瓦羅、羅斯以及萊特希澤(分別掌白宮貿委會、商務部及貿易代表辦公室),並威脅對中國商品實施高關稅,及打破外交慣例和中華民國總統通話。

《毀滅之路》(Road to Ruin)作者詹姆斯.里卡斯(James Rickards)認為,這是川普和北京談判達成貿易互利的方法。

里卡斯告訴BBC新聞:「川普正在向中共傳達這樣的意思,即『我們將要從這裡開始,你已經從美國得到多少利益?你願意採行更加靈活的外國人直接投資政策嗎?你願意更公平地對待在大陸的美國公司嗎?你願意停止竊取知識產權嗎?』」

「如果北京願意在這些問題上讓步,川普會說:『好,我現在會降低關稅』。這就是談判的藝術,人們並不了解川普的想法。」

然而,任何談判的雙方都有各自的談判籌碼,北京的籌碼是掣肘出口到中國或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

那麼川普上任後的美中貿易談判,誰會占上風?根據研究公司「地緣政治未來」(Geopolitical Futures, GPF)發表的分析報告,如果美中真的發生貿易戰爭,美國雖然在戰爭初始會遭受損失,但最終將占上風。

報告說:「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的衝擊,大於北京報復措施對美國的影響。」

美中的籌碼

對美國及中國來說,美中貿易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即中國出口商和美國進口商;中國廉價商品和美國消費者之間的共生關係。

根據美國的統計,美國2015年自中國進口商品的金額達到4,830億美元。自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美國每年都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國,只有一年跌出首位。

一個極端的假設是,如果美國終止自中國進口商品,這將使大陸依賴出口行業的1,500萬工人失業,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場惡夢。

另一方面,美國依賴中國的廉價商品,例如美國進口的雨傘和拐杖,9成以上來自中國。事實上,美國進口商品中有22%來自中國。因此,美國如果真的停止自中國進口商品,勢必要從其它國家進口,或者在美國本土生產,這將使美國同樣面臨難題,而且商品價格將更高。

GPF的報告稱,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只是因為方便,事實上,美國製造業有足夠的產能,最終可以彌補終止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缺口。

根據美聯儲的數據,2016年10月美國製造業的產能利用率僅為75.1%。GPF說:「當然,想要立即提高產能並不容易,因為長期以來的經濟放緩,許多產業的產能萎縮。不過,就像是肌肉,這些產業在經濟不好時期是萎縮的,但在好的時期就會強健起來。」

家具工業是其中一個例子。美國2015年銷售的家具中有17%來自中國的出口商,當年美國家具業的產能利用率僅75%。如果美國的產能利用率提高到100%,可以取代所有自中國進口的家具,雖然價格會高於中國商品。很多製造業,如紡織業品及化工業等也都有類似的情況。提高產能利用率還有一個好處,即可以降低美國的失業率。

中國壟斷部分原料

中國壟斷某些原料,使得貿易對手國在和北京交手過程有所顧忌。以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又稱稀土金屬)為例,這是高科技業的關鍵材料,8成以上產自中國,北京在2010年限制稀土金屬的出口,衝擊日本及美國的高科技業。

不過,GPF表示,有些貿易爭議和價格因素有關,與原料的取得無關。2016年,全球89%的稀土金屬(REE)產自中國,不過,2015年前美國Molycorp 公司也生產稀土金屬,到了2015年因無法與中國低價競爭而宣布破產。

GPF估計,Molycorp公司生產的稀土金屬應可滿足美國國內的需求,只是價格會比中國的稀土金屬高。GPF在報告中說:「如果中國減少出口REE到美國並不會衝擊美國,反而會提高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的REE生產量。」

美中貿易戰  中共的報復措施效果不大

如果中共採取報復措施,對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結果會如何?根據GPF的報告,中國在之前的美中貿易戰中並未占到便宜。

2009年,美國對中國的汽車及輕型卡車輪胎課徵35%的關稅,當時北京對美國的雞肉實施報復關稅。到2015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輪胎減少50%,但來自韓國及其它製造商的進口取代了中國的輪胎,雖然美國並未因此創造預期的工作機會,但也顯示美國可以不用依賴中國的出口商品。

另外,如果北京選擇報復美國,造成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有可能迫使美國跨國企業將生產轉移到其它亞洲國家。

2009年的美中貿易戰,中國受到較大的衝擊,GPF報告說:「中國輪胎業產能利用率降到50%到60%之間,數以百計的輪胎工廠關門,中國輪胎製造商被迫降價,以維持競爭力。」

美國的家禽業並未受到中國對美國雞肉實施報復關稅的影響,2011年至2016年間,不僅產量增加,而且雞肉出口增長1倍。

報告說:「未來美中貿易戰的報復措施,很可能導致類似(2009年)的結果,短期內美國會受到影響,接著是恢復。」

取捨權衡

雖然有些美國企業如蘋果公司,可以將生產線自大陸轉移到別處,但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高昂的成本。以星巴克為例,中國市場占其全球營業額的5.7%,一時之間要想找到能取代中國10幾億消費者的市場並不容易。對波音公司來說亦是如此。波音公司2015年盈收13.1%來自對中國的出口。

另一方面,目前為數不少的中國跨國公司已進入美國市場,例如中國復星國際有限公司(Fosun International Ltd)、阿里巴巴(Alibaba)等。

GPF報告說:「如果美中爆發貿易戰,不論是美國或者中國都會遭受損害,但最終美國會占上風。川普了解這一點這也是他何以進逼北京,為美國爭取更佳談判結果的原因。」「如果北京明白自己處於劣勢,或許會避免採取雙輸的策略。」
延伸閱讀
美控網攻沒證據 俄國奚落聲四起
2017年01月08日 | 8年前
蔡英文過境休士頓 會台商政要
2017年01月08日 | 8年前
川普經濟顧問:人民幣被嚴重高估
2017年01月08日 | 8年前
中國製造轉型 找回道德是正途
2017年01月05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