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準會升息 將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
相關報導:美國升息 台灣人必須知道的9個影響
這對於北京的決策者來說,是一個壞消息,這意味著它們希望「支撐」人民幣匯率,避免大規模資本外流,控制金融風險的努力,將變得更為複雜。而這將進一步影響當局試圖,讓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和減緩的經濟「軟著陸」的努力。聯準會強勢升息後,中國的經濟風險進一步增加。
「財富」網站在聯準會升息前,刊文解釋為何聯準會升息對中國是壞事,文章提到,去年10月,中共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宣稱「根據美國的國際責任」,美國「不能升息」。文章說:今年以來還沒有中共高官做出類似的表示,但顯然這顯示北京官員知道,美國升息給它們帶來的將是什麼。
當然聯準會並沒有「聽從」樓繼偉的建議,去年12月升息,而在今年聯準會再度升息的時候,樓繼偉已經在上個月被意外免職。《南華早報》也在聯準會升息前刊文表示,聯準會升息全球關注,但最緊張的可能是中共當局,文章說儘管監管官員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實際上幾乎人人都知道他們的焦慮。
文章說:如果歷史可以作為參考,北京的「害怕」顯然有其理由。去年12月16日聯準會9年來,首次升息後,發生了四大事件:人民幣貶值加速;中國外儲失血加速;中國股市狂跌;人民幣資本帳戶開放逆轉。儘管這些事件不能說完全是聯準會升息導致,但聯準會的升息無疑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這次聯準會升息完全是意料之中,但聲明中放出的明年更強勢升息的信號,則是多少屬於意料之外。「財富」文章說:聯準會升息將加速資本外流,和給中國的經濟增長進一步帶來「逆風」。美國目前經濟形勢強勁,川普當選也讓各方對美國經濟前景看好,聯準會升息有利控制通漲,但升息對中國則是另一番故事。
匯率貶 會否現擠兌潮?
在聯準會聲明公布後,美元對所有其它貨幣的匯率都上升了,人民幣自然也不例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離岸市場從美東14日下午3點前的6.89左右,迅速攀升至6.95。中共央行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14日在聯準會升息的預期下,已經突破6.9的關口,15日大幅下調261個基點,至6.9289,創8年半新低。2015年前,人民幣的匯率被專家總結為「外升內貶」,即對內因為貨幣超發和泡沫的原因,而購買力貶值,但對外則因外貿順差和他國施壓而升值。在這種情況下,對「外升」的預期是,中國民眾沒有擠兌美元的原因,但在美元匯率2015年中開始,出現內外齊貶值的情況下,抓緊換美元的已經成了普通人共識。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聯準會上次升息後,已經貶值6%。這次聯準會升息,並且對明年的升息步伐發出強勁的鷹派信號,更增美元匯率未來走強的預期。北京當局去年起已經出臺多項措施,控制資本外流。但隨著美元進一步升值和升息,明年年初5萬美元換匯額度放開後,民眾是否蜂擁換匯,從而出現擠兌潮?
外儲竭 衝擊金融穩定?
中共一直試圖安撫民眾,稱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民眾不用擔心無匯可換的情況。但北京史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在聯準會新一輪升息後,可能面臨進一步的枯竭。上次聯準會加息後,主要是為穩定匯率和遏制資本外流,北京的外匯儲備在2015年12月創紀錄的下滑1,079億美元,隨後的2016年1月又減少了994億美元。在2016年第一季,中國的資本外流高達1,230億美元。隨後外儲「失血」的情況,在今年春季和夏季緩和,這裡一方面是,美聯儲因為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而多次推遲升息,另一方面是北京強化資本控制,但在川普當選後,美元大幅上漲,11月外儲下降691億美元至3萬516億美元,逼近3萬億美元的心理關口。
目前中國外儲的「紅線」在哪裡外界,並不清楚,但都相信目前這3兆美元的外儲中,有相當部分是不能動用的,實際可以動用來保衛匯率的部分,恐怕已經所剩無幾。2015年8月法國興業銀行的一項估算,認為當時外儲能動用的只有9,000億美元,而當時的外儲是3.7兆美元,意味著紅線可能是2.8兆美元。
當然這「紅線」的數字外界僅能估計,因為中共央行並未公布其外儲的構成。但中共近期高調宣布在,減少其美債的持有額,其中包括今年8月「大幅減持美債337億美元,減持幅度創3年來最高」。在美元如今確定了長期升息,以及長期升值行情的情況下,北京減持美債的做法,從投資角度恐怕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分析認為,在外儲持續逼近「紅線」的情況下,北京將不得不在某個時間停止干預匯率,屆時人民幣匯率會有什麼樣的走向,對中國整體經濟的衝擊如何,將是縈繞北京高層心頭的巨大陰影。中國官媒已經透露中共中央經濟會議,可能已經在14日召開。而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聚焦財政與貨幣穩定」。
控風險 國際化成泡影?
從嚴控民間換匯到禁止國企海外併購,從打擊地下錢莊到禁止銀聯卡在香港購買保險,北京嚴控資本流動的努力已經達到了「史上最嚴」的地步。這也意味著北京已經放棄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10月份人民幣全球支付比例降至1.67%,全球支付額下滑至第6位,已經低於不在IMF「貨幣籃」中的加元。美元升息將加劇這一「逆轉」趨勢。11月被去職的樓繼偉被認為是中共最敢言的「改革派」人士之一,儘管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他的去職,和北京對其財政政策的不滿有關,但此前金融時報報導,北京高層已經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目前而言是一項負資產。北京嚴控資本可能影響當局高調推動的亞投行、一帶一路等,目前官媒已經難見這兩項目的相關宣傳。
有分析認為,中國目前面臨房市泡沫、匯率不穩和經濟下滑三大威脅,一齊來襲的經濟頑疾,北京能維持至今,主要是通過嚴厲的管控,這只能減緩危機的來臨,也會讓危機爆發時更加猛烈。可能如同美國人選出被一致認為「不可能當選」的川普來開創新局一樣,北京必須出現更根本性的變化才能改變歷史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