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綠色城市計畫 桃市入選Cities100國際期刊

圖為桃園大竹市場太陽能光電系統。(桃園環保局提供)
圖為桃園大竹市場太陽能光電系統。(桃園環保局提供)

【記者徐乃義、陳建霖/桃園 報導】

桃園市政府105年首次投稿C40城市獎,3項計畫入選Cities 100國際刊物,也是臺灣唯一獲選的城市;市長鄭文燦獲悉時表示,桃園市為國門之都,近年積極推動低碳綠色城市計畫,並參與多項國際環境事務,代表台灣發聲,希望藉此與世界接軌,宣傳桃園綠色城市施政作為,讓世界能「看見桃園,看見台灣」。未來桃園市將落實推動低碳綠色城市發展,並持續將更多成果推向國際,讓世界看到桃園的努力及美麗。

C40城市獎是由C40城市氣候變化領導小組主辦的重大國際獎項,為鼓勵各城市首長們持續的發佈重要、創新的政策與計畫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增加永續性,參賽計畫於投稿C40城市獎時併同參與由丹麥組織Sustainia及Realdania協辦之Cities 100刊物從中遴選具可行性且創新的計畫,讓其他城市學習並因應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桃園市首次嘗試彙整推動低碳綠色城市相關單位重要施政成果參與投稿,就有3項入選至Cities 100刊物,實屬難得。

水資中心空照圖。水資中心空照圖。(桃園環保局提供)

鄭文燦補充,環保局的「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旗艦計畫」、水務局的「老街溪整治計畫」及「強化桃園市抗旱與多元化水源調適行動計畫」,低碳綠色城市旗艦計畫透過生活形式改變,並啟動再生能源發展有效減少城市CO2排放,訂定城市減量目標,以多項計畫逐步落實。

老街溪整治計畫在環境面減少污水排放、社會面促進觀光價值、經濟面提升土地及周邊居民經濟價值、健康面提供友善環境及休憩空間供民眾使用,大幅減少73%老街溪污染程度。

抗旱與多元化水源調適行動計畫則規劃推動利用地下水及再生水作為城市於抗旱時期備援水源之供應,預計可替代每日約40萬立方公尺之用水,佔目前每日自來水供水量之33%,且穩定的備援水源,可避免水稻休耕,效益涵蓋維持水稻每天2,000噸CO2封存量,及避免上億元之休耕補償費支出,此外,工商業產值亦不因乾旱而減少。◇

延伸閱讀
桃市原民局年度成果展
2016年12月04日 | 7年前
桃市議會審查擱置預算吵翻天
2016年11月18日 | 7年前
華泰名品城與桃市府聯合徵才
2016年10月18日 | 7年前
鄭文燦:桃市府落實亞洲矽谷計畫
2016年09月08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