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變「沉都」 一年沉降達1.4公分

成都一緊鄰工地的露天停車場塌陷,多輛豪車墜入深坑。(網路圖片)
成都一緊鄰工地的露天停車場塌陷,多輛豪車墜入深坑。(網路圖片)

【記者張天宇/綜合報導】
據大陸媒體報導,近年來,成都發生數起地面塌陷事件,數據顯示成都沉降最嚴重的地方一年沉降1.4公分。專家分析稱導致沉降的主因與房地產開發、地鐵修建有關。

《四川在線》11月8日發文表示,近年來,成都地面塌陷新聞層出不窮。

2014年7月9日,成都暴雨致武侯區棕樹南街一處停車場發生塌陷事故,4輛轎車連同地面上的幾棵大樹一同墜入數米深的基坑內。

2015年7月9日傍晚,成都市二環路北三段一小區發生地面塌陷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2016年3月6日下午,成都市雙化街發生路面塌陷事故。事發時,一輛出租車陷入坑中……

好好的路面為何發生地陷?報導援引四川省第三測繪工程院工程師孫曉鵬的看法,從2013年至2015年,在對成都、綿陽、樂山和都江堰4個城市的重點區域地表形變進行監測後發現——人為因素導致沉降,甚至塌陷事故。

歷時兩年的監測時段內,成都市地面沉降速率是最大的。「 每年沉降最大的地方是1.4公分,最小的地方是0.05公分」

報導稱,近年來,成都以每年新開建一條地鐵線路的速度進行建設,同時房地產的建設也非常迅速。這些活躍的城市建設活動是造成成都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不少成都網友在看了該報導後紛紛吐槽:

「藍谷地小區業主自家的花園裡,基本都有沉降,我家是厲害的,原來的地磚都不能用了。」

「地底下都被掏空了,能不沉嗎?因為以前就沒考慮規劃好成都會修地鐵,每次公車從身邊過都覺得馬路在震。」

「還有30條地鐵線路待修,還要繼續垮下去。」

也有人提出:「關鍵是現在怎麼弄,有沒有措施補救,防止惡化」。
 
地質出版社地質環境研究所所長雷海英曾撰文稱,除了地鐵、城市管線工程的施工造成的地面塌陷之外,城市地下水抽吸采汲過度,造成了地下土壤含水層壓力失衡,結合地下及地上建築施工操作造成地層壓力和承載力間的失衡,形成了地面塌陷。

陸媒評論,上述導致城市頻發地陷直接誘因的背後,卻折射出更深層的問題和矛盾。對城市管理者來說,地陷頻頻發生首先是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的低下。在城市建設中,缺乏合理的科學設計和布局。

其次,工程質量問題也是地陷出現的關鍵因素。而質量不達標又深層次地突顯出城建監管的滯後和消極。很多工程中,監理和施工方名為分開的,實則大多是一夥的,「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監守自盜」,監督的作用難以落到實處。

《工人日報》也表示,如今城市地基越來越脆弱,地下管網不堪重負,設施老化、管線混亂、隨意開挖、回填不達標等問題成了中國各大城市市政管理的通病。


延伸閱讀
成都汽企慘虧 規劃養豬補洞
2015年12月1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