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華教授談中國經濟:大量寄生物吞噬社會財富,尤其在這五面向上
他認為,中國過去經濟快速發展的30多年中,大量的社會財富被創造出來,但在經濟和社會的各個環節,也滋生了大量的寄生物。它們吞噬著社會創造的財富,加重著經濟系統的負擔。當經濟增長開始減速的時候,這個問題就顯得越來越突出了。
他認為,這種寄生性表現在至少五個環節:
第一,沉重的稅費負擔。
中國已經是公認的世界上稅負最沉重的國家之一。他引用秘魯鳥糞經濟的例子說明中國稅負降不下來原因,由於經濟快速發展,政府財政收入大量增加之後,就會養越來越大的機構和越來越多的人員、上各種項目、花錢大手大腳。
而在經濟進入常規發展之後,但機構和人員還得養,項目還得繼續投,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也不是短時間可改善,只能加重社會的稅負,並因此經濟和社會逐步失去活力。
第二,腐敗、尋租加重企業的交易成本。
例如徵地拆遷、基建審批、政府採購、招投標、藥品定價、政府財政扶持、食監審批等方面的腐敗尋租行為。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敲詐勒索、吃拿卡要等行為。
而且,由於政府職能分散模糊而又混亂,形成多龍治水,多馬分肥的局面,有關無關的部門都可以到你這來尋租。如果不予滿足,就會動用公權力為企業經營設置障礙。有的企業甚至由此陷入絕境。
第三,國企的壟斷性獲利。
國有壟斷性企業佔據了國民經濟中各個優勢環節,而且在市場中以壟斷性價格獲取超額利潤。其結果,是加重了消費者和實體經濟企業的雙重負擔。
第四,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失衡。
近些年來,實體經濟處境艱難,虛擬經濟特別是金融資本畸形擴張。但金融資本的收益最終要來自實體經濟。
第五,不斷膨脹的資產泡沫打破了收入與財富之間的均衡,同時也加重了實體經濟的負擔。泡沫是虛的,而其造成的結果卻是實的。
他認為,上述寄生環節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整個經濟活動的社會成本。其結果,是形成企業生產甚麼甚麼不掙錢,消費者買甚麼甚麼貴得不得了的局面。他反問:「而這個問題是所謂供給側改革就能解決得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