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歸序解讀】第六象:安史亂平 再造唐朝

 ( )
( )

文/陳曦,文征

(接上文:第五象:安史之亂 馬嵬之變

讖曰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陰霾既去

日月復光

頌曰

大幟巍巍樹兩京

輦輿今日又東行

乾坤再造人民樂

一二年來見太平

金聖歎:「此象主明皇還西京,至德二載九月,廣平王俶、郭子儀收復西京,十月收復東京,安史之亂盡弭。十二月迎上皇還西京,故云再造。」

(本象金聖歎解釋的史實其實有誤:郭子儀收復兩京後,安史之亂未平。)

 一、解釋

 「讖」解

不是國都的靈武成了京都,太子成了皇帝。安史之亂,玄宗逃離長安奔蜀中。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暫以靈武為京都,把玄宗尊為太上皇。逃亡的玄宗還不知道,故曰「非皇是皇」。至安史之亂平定,天下重見太平。

 「頌」解

「大幟」:旗幟。「兩京」:唐朝稱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輦輿」:皇上的車駕鸞儀。與圖中相應。本句指西元757年九、十月,郭子儀和掛名元帥廣平王李豫收復長安、洛陽,十二月,唐玄宗從西蜀(四川)向東返回長安京城。

「乾坤再造」指郭子儀再造唐朝:郭子儀受命於危難之中,屢建奇功,收復兩京之後,肅宗對他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人民樂」:兩京人民初見安樂,似又指郭子儀深受人民的愛戴。

讖語設謎,有時故意在字面上把人引向歧途,才能既不洩漏天機,又隱含真意,否則當世就被看破了。「一二年來見太平」往往被理解為:再有一、二年就太平了。而對照史實,其預意卻是:安史之亂平定,人民只能見到一、二年的太平!安史之亂初步平定,只有近兩年的太平:西元757年十月,郭子儀收復兩京(長安、洛陽), 西元759年五月,洛陽又陷入史思明之手。安史之亂最終平定,只有近一年的太平:西元763年正月,史朝義在莫州(今河北任丘北)自縊,安史之亂澈底平定。但好景不常,同年十月,下一象的兵災就開場了,唐皇又開始了逃亡生涯。

 二、 解卦

「剝」  ,下為坤,指地;上為艮,指山,故稱「山地剝」。「剝」卦大象:「山石崩而落於地,五陰迫一陽,正義被損」,又「群陰剝陽,有去舊生新之意」;運勢:「惡運纏身,防被女子及小人連累」。「惡運纏身,防被女子及小人連累」:肅宗正是這樣。他先寵信宦官魚朝恩,讓魚主掌兵權導致大敗,還聽信魚的讒言貶黜大帥郭子儀。之後信用宦官李輔國專權,又寵信皇后張良娣干預政事。肅宗病重,張皇后、李輔國都想政變。李輔國反先,帶兵進宮把張皇后從肅宗病榻前拖走殺掉,肅宗受驚無人過問,當天駕崩,正是「群陰剝陽,去舊生新」。

「正義被損」:聽信讒言,三貶郭子儀。玄宗寵信奸相楊國忠,不聽郭子儀之言,結果丟了潼關,致使郭子儀在河北輝煌戰績付之東流,不然安史之亂早平定了;肅宗即位後寵信宦官,罷黜了郭子儀;等到時局不可收拾了才再啟用他,等他收復兩京後再次削了他的兵權;河東叛亂,朝廷無力彈壓,只好又起用郭子儀平定亂事。後代宗即位,聽信宦言又收了郭子儀的兵權,不久就招來了《推背圖》下一象的大難。可見「剝」卦與本象對應的歷時階段完全吻合。第一至六象的卦為:  陰盛陽衰之變一目了然。(待續)

——摘編自「《推背圖》歸序全解」 博大出版社 提供◇

更多書籍資訊請見博大出版社官網 

延伸閱讀
金鎮濤:8341新解 天數茫茫不可逃
2016年12月30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