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醫獎 日學者大隅良典獨得

日本學者大隅良典獨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Getty Images)
日本學者大隅良典獨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Getty Images)

【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
諾貝爾委員會台北時間3日下午5時30分宣布,日本學者大隅良典以研究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 獨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也揭開了今年諾貝爾獎季的序幕。大隅對NHK說:「我發現人體有持續更新的程序,沒有這個機制,生物就無法生存。」

自噬作用係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機制,涉及細胞降解及回收部分細胞的過程,此過程在癌症、阿茲海默症、第二型糖尿病、茲卡病毒造成的出生缺陷及許多破壞性疾病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獲獎者在1990年代做了一系列麵包酵母的「傑出實驗」,解釋了人體最小的單位——細胞面對壓力,例如飢餓、感染時如何適應。研究了數十萬的酵母突變體之後,大隅確認了15個對自噬作用必要的基因。它證明人體細胞也有近乎相同的機制。

大隅良典的研究「打開了在許多生理學過程中,認識自噬作用基礎重要性的途徑,例如適應飢餓或感染。自噬基因突變會導致疾病,自噬作用的過程還涉及若干條件,包括癌症及神經系統疾病。」

大隅今年71歲,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他稱讚諾貝爾獎是科學家「快樂與驕傲的最大來源」。

接下來幾天,諾貝爾物理學、化學、和平、經濟及文學等獎項將陸續公布,各獎項得主可獨得或分享800萬瑞典克朗(約台幣2,939萬元)的獎金。◇

延伸閱讀
屠呦呦獲小行星命名
2015年12月30日 | 9年前
屠呦呦:中國醫藥是個大寶庫
2015年12月13日 | 9年前
諾貝爾醫學獎公布 美德3學者獲獎
2013年10月07日 | 11年前
諾貝爾醫學獎 英日學者共同獲得
2012年10月08日 | 12年前
取消